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汶川十年,这是人间最好的纪念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何超

总有一些人,永远铭记,总有一些事,永远难忘。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十年前,那里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短短三分钟,家园成为废墟,六万余同胞再难相见,三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我们看到,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兼何职,守着电视、看着电脑,紧盯受难同胞;我们动容,我们拼尽全力渴望付出,力求能做些什么,贡献我们的每一份力量。 晃眼间,十年稍纵即逝,往事历历在目,今年已是汶川地震十周年。而今天,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汶川十年,锦绣巴蜀”小分队的行程正式展开。

1.jpg

7月19日上午,河工大机电汶川巴蜀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汶川映秀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纪念馆坐落于映秀镇渔子溪半山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钢筋混泥土框架和钢结构构成,用地8800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分为序厅、缅怀厅、灾害厅、重建厅、启示厅五个部分,大量运用声、光、电结合的新理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造。15.jpg

踏进纪念馆中,映入眼帘的便是汶川地震复原图,看到残破的大地,每位成员不禁陷入悲伤之中。继续向前前进,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景,让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了到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勇气,看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体会到了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无穷力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部队官兵、公安干警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21.jpg

参观完纪念馆后,团队来到了纪念馆旁的地震阵亡者公墓,团队成员为公墓献花表示哀悼,密密麻麻的阵亡者名单,象征着地震的无情与残酷,每一个名字代表着一条生命。悲伤的气息蔓延在每位成员心中。

4.jpg

参观结束后,小分队开始对前来哀悼的群众进行采访,多人表示参观纪念馆感到了震撼感动,也对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的迅速高效感到自豪,当地居民也都充满笑容,丝毫感受不到这里曾发生过灾难。十年间曾经的锦绣巴蜀又重回人们眼前。

纪念馆之行,让各位成员感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精神,学习了这种不被困难所压倒的毅力。一天的活动每位成员虽然已精疲力尽,但收获良多。7月19日夜,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巴蜀小分队仍在行动中。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309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虎鹿熊猿鸟,五禽国学风:安徽师大学子开展五禽戏趣味教学活动
(通讯员 汪宇 宁文静 彭翼然)“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这是五禽戏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中的历史记载。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趣 …
一场“冰”与“火”的相融: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趣味语言与写作团队迈出实践第一步
(通讯员 汪宇 彭翼然)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趣味语言与写作团队在实践地蔡庙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破冰”活动,在炎炎夏日里将队员和孩子们之间的“冰”燃烧成“火”,拉近了队员与孩 …
一乘四,定义“趣”学新姿态
(通讯员 宁文静 彭翼然 汪宇)绿树阴浓夏日长,再次携手三下乡。7月下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趣味语言与写作团队指导老师李震带领12位队员,奔赴数百公里之外的蔡庙小学,寓教于“趣”,为48个孩 …
大美枣庄,榴乡峄城——青岛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国家重点队聚焦乡村振兴
7月22-3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暑期“三下乡”国家重点队以《乡村振兴如何搭上大数据时代的幸福快车——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为课题在枣庄市开展了为期9天的实践调研。…
青岛科技大学赴沂水县姚店子村“美丽乡村”实践调研团就姚店子村脱贫情况展开调研
7月19日至8月3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沂水县姚店子村“美丽乡村”实践调研团就姚店子村的脱贫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赴柳林镇“莘莘青科人,筑梦柳林镇”支教团助力乡村教育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8年7月组建“莘莘青科人,筑梦柳林镇”实践团在学院辅导员张振山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实践团队紧密以“奉献自我,爱心支教”主旨,以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蒋海小学为实践地点,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并展开支教服务活动。…
支教——永远快乐的孩子们
在支教课堂上10天的感悟…
稻虾共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
8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监利县程集镇,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访谈实践。此次实践旨在对虾稻共生模式下农民的水稻生产行为进行研究。…
中大新华学子赴湛江市遂溪县三下乡:晨光熹微,两地承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8年7月23日,学思社会实践队结束了在马屋寮小学的支教志愿活动。五天支教活动里,学思队员们和小朋友们用文字写下了每天的点点滴滴,用图片记录了每天的精彩片段,学思人 …
乡扶相成·振兴在路上
2018年7月16日,山东大学法学院“乡扶乡成”赴山东潍坊、山东淄博关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调研团自青岛出发,开启实地探查,对方兴未艾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进行深入了解,剖析现存掣肘、困境与风险,探求法律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