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任华扬)英名垂青史,肝胆照忠节。8月28日上午,湘潭大学商学院赴湘西永顺社会调研团来到永顺县塔卧镇,体悟塔卧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踏上红色征程。
塔卧镇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镇内保存有大量的革命文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塔卧中心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现将根据地旧址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纳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和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于一九八一年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九八五年由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图为纪念馆讲解员为团队成员介绍陈列)
“纪念馆展出面积共1600平方米,展出火枪、梭标、战刀、布告、印章、铁叉等文物350件,照片238幅。”纪念馆讲解员介绍道,“我们身后的塑像还有一个故事,讲述了舍小家,为大家,父子四人当红军的故事。”
这位老母亲叫王翠花,儿子叫权勇山,是世世代代的农民。1934年11月,红二军深入开展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让饱受压迫的穷人们看到了希望。权勇山一心从军,主动要求报名,还动员了自己的3个儿子加入红军队伍。
王翠花想到儿孙们都走了,只剩自己孤苦伶仃,伤心的哭了起来。权勇山眼眶一热,跪了下来:“娘啊,请原谅儿子的不孝,报名参加红军前没和您商量,现在不能侍奉您左右了,儿子对不起您!”
一家人抱头大哭,王翠花哭着说道:“孩子,娘不怪你,娘虽然不识字,但是懂得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娘知道,尽孝只为我一人,尽忠是为全天下的穷人。等打跑了敌人,我们还怕没有好日子吗?”
王翠花泪眼婆娑,将家里攒下的十几个鸡蛋煮熟发给儿孙们。权勇山哽咽道:“娘啊,儿孙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陪在娘的身边,日日夜夜的陪伴娘!您老就受儿孙们一拜吧!”
说完,父子四人毅然转过身,奔赴红军队伍。不知吃了多少枪子,不知经受多少生死考验,在桃源伏击战斗中,父子四人不幸中弹,全部阵亡。
(图为父子四人从军前与母临别的雕像)
据悉,根据地建立后,红二、六军团领导根据地各族人民英勇战斗,先后粉碎了国民党80多个团的六路围攻,歼灭敌军万余人,缴获枪支万余条,在战略上牵制了敌军,有力地策应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斗争。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积极配合红二、六军团,为建立和保卫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永顺苏区(永保、郭亮二县苏维埃所辖地区)有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 11800多人牺牲,10000多人参加了红军,红二、六军团由会师的7000多人增加到20000多人,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为积蓄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家国有难,正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挺身而出。革命之火,正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用意志点燃。无数将士舍弃小家,用血肉之躯为国家铺出一条光明之路,而我们就站在这条路上,放眼长望这崭新的时代。
追溯历史之源,团队成员来到永顺县烈士公园,篆刻着牺牲英雄姓名的石墙赫然耸立。一行一列,皆为丰碑历史;一笔一划,皆为将帅情怀。在中国苏区的版图中,在浩浩革命的史册里,塔卧用它厚重的历史,铸就一个时代的丰碑,塑造一代英雄的骨肉。广大青年作为新一代的力量,更应尊重历史,汲取红色文化带来的启迪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藏历史之敬畏,胸有奉献之情怀。
责任编辑:谈佳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新闻通讯站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362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