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古韵久弥香 纵看设计与审美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雷奇

当我们纵看古今中外,看那些名人书法与绘画。是否有一种在欣赏正真艺术的感觉。对于古代的艺术我们保持尊敬与敬仰之情,因为这些艺术是老祖宗留下来最珍贵的财富也为我们如今的设计审美艺术打下了基础。但现如今有很多所谓的名人,名家打着对设计审美的创新说法肆意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甚至是颠覆。审美需要前进但要有价值有目的的前进。就像风筝可以高飞但不能断线,要适度的掌握好对设计的创新。创新的前提一定是要建立在合理之上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设计与审美批评,在12月12日下午15.00举办了名人大讲堂的公开课,我们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夫也教授演讲有关于“设计艺术审美的批评”。教授说:艺术是需要批评的,设计创新也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把握好创新与设计之间的距离。

浮夸的设计 无本质的追求.JPG

风筝高飞不断线 设计创新在本质

在现代有很多人盲目追求过于浮夸的设计风格,甚至觉得这些设计是有创新意义的并且十分美观。在现代人的眼中认为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导致我们在这种畸形的审美设计中带的太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去追求设计上的浮夸和与众不同,要看它是否功能完好,具有使用价值。关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发现了“永恒的美”它就一定会陷于模仿中停滞不前。

艺术中的唯心 设计下的唯物.JPG

精神与物质的碰撞 产生不一样的审美

关于艺术审美与设计审美两者互不相同,艺术审美所追求的是赏心悦目,净化灵魂多停留在精神层面。而设计审美则是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为主,多表现在物质层面。两种审美各不相同,但所表达的含义都是要追求审美的正常化,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审美带给人们生活上的改变。我们在追求审美的的过程中不能缺少对设计对艺术的新看法。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要“合理”相容。

绿色堡垒 构筑设计审美艺术.JPG

别让设计变的灰暗 审美变的底下

当代我国的设计与审美最为突出的问题为,盲目跟风,文化身份虚无化;要求“高大上”奢侈化;追逐物质利益,高度商业化;贪婪政绩,长官意志化;有辱使命,极端功利化。这些问题实实在在的阻挠这我国设计的发展更对人们的审美造成误解。同时也因为追求设计上的繁复而大量的破坏环境消耗资源。一开始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设计将应以“生灵为本”也同样能够展示出作品的功能,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这样说过“: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能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是同时恶的又是丑的。

传统的烟火 依旧绚丽.JPG

千古文化的璀璨 是不曾遗失的足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却被我们逐渐忘记甚至是抛弃。那么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是包袱还是财富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印度从国徽到国旗应用都来源于孔雀王朝;还有雅典的奥运吉祥物也来源于古雅典,那么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怎么会抛弃传统文化呢?所以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财富而非包袱!

寻艺术探索 体现个人风格.JPG

前期的探索 晚期的的风格

演讲结局尾声张夫也教授对老师及同学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回答,对于如何能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体现个人风格,其实个人风格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刻意的追求,这是别人所会赋予你的。个人风格要有但要经过艺术探索,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到晚期是真正的个人风格才能被显现出来。

设计艺术的批评与审美是一种个人对设计艺术的看法,具有主观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批评也需要这种主观却也客观的艺术批评与审美看法是可以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与鉴赏能力的。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47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专访 路漫漫修远 求索路崎亦无妨
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企业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史东骏学长并与我们分享他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而下面则是领略学长风采的精彩时刻!…
数学与统计学院两次团课
  铭记历史,不忘使命  ——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一次团课  2018年12月9日晚上19:0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学生会团支部工作管理组在龙子湖校区7211教室开展了2018-2019学年第一次团课,数学与 …
蔷薇
灯光微黄映射在你的肩膀镜中的少年翩翩起舞挥动着梦想的翅膀曾几何时思思雨落,光阴斑驳那时,我想如果声音可以触摸属于你的那一束一定有着阳光的温度仿佛雨季的伊始氤氲,缭绕弥散于天地星宇如果童话可以生活属 …
户外先锋社团第一次例会
  为团结户外先锋社团骨干,调动户外先锋社团骨干活动积极性,总结社团比赛成果,11月23日,户外先锋社团于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三号教学楼202教室举行社团例会,会议中社团骨干积极参加。  本次会议主要总结近 …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开始喜欢上了行走,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  春天时,最爱走的是政府后面那条路。这条路是十几年来我上学的必行之路。一条笔直的路通向步行街,道路两侧是柳树,北方的树大多粗犷,而柳树却秀丽 …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举办第九届冬季健身节活动
  为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12月9日—14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在至诚体育场开展以“奔跑吧,冬日”为主题的冬季健身节活动。   活动现场(摄 …
致吾爱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青协开展爱传五星课业辅导志愿服务活动
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同时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桃李春风一杯酒 ——最美的《诗经》爱情,最纯真的情怀
经典总是值得去重复,也值得被我们品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熟知、传颂。《诗经》的作者,来自我国先秦时期,那时一切似乎还未完全苏醒和开始,他们用诗歌言情,用最朴实纯粹、直抵人心的语言抒发着最真挚的情感。…
苦难中点燃温情之火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一代人的故事,多代人的回味。在一部十万字的小说里,我穿越到上个世纪,真切地感受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的生活,真实而有共鸣。我看到了真实的苦难,也看到了苦难中的温情。苦难让人警醒,而温情照亮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