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无人机
重构海上作战体系
无人机进入海战
近期,美国与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展开激烈对抗。先是6月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使用中程防空导弹击落一架“全球鹰”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作为报复,7月下旬,美国海军一艘两栖攻击舰上搭载的轻型防空综合系统通过电子手段“摧毁”一架伊朗无人机。两起事件都发生在海上,作战双方均为新型无人机,让这场隔空较量颇具代表性。
无人机进入海战场并非近些年的事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反潜无人直升机已经出现。此后数十年来,各种型号的无人机伴随战舰驰骋海疆。未来,无人机也必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海战场,整个海上作战体系将伴随无人机的介入实现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不断加强无人机能力建设,完善无人机谱系,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目前看,海战无人机类型主要包括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固定翼作战/保障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小型战术无人机和潜射无人机等。
无人机进入海战
技术成熟使用效率高
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
海上作战少不了对海洋目标的广域侦察,主要针对在主要战略方向上有关国家的海军基地、水面舰船、水下航行器和飞机的部署、训练和演习情况。近年来,美国海军在阿联酋空军基地长期部署2架“全球鹰”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伊核危机以来,每当大型海军战舰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头顶就有一架“全球鹰”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飞过。该无人机还密切关注伊朗海军和沿岸军队的调动部署,并将这些情报实时传回美海上舰船和地面站。
除“全球鹰”外,美国海军加快发展的下一代海上无人机是MQ-4C“人鱼海神”。该无人机翼展39.9米,长14.5米,宽4.6米,最大起飞重量14.6吨,最大内部载荷1.452吨,最大飞行高度1.7万米,最大续航时间28小时,机上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多频谱目标瞄准系统、电子支援和自动识别系统等各种海上监视传感器。未来,该机将配合P-8A“海神”有人反潜巡逻机一起执行海上监视任务。
直接参与作战行动
固定翼作战/保障无人机
固定翼作战/保障无人机直接参与作战行动,被称为海上无人作战体系中的一柄“利剑”。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以航母舰载为基础,研制难度大,代表机型有X-47B隐身舰载无人机和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
X-47B隐身舰载无人机曾参与美国海军“舰载无人空中监视与打击”项目,该无人机续航时间6小时,两个内置弹舱,可携带2吨武器。自2011年2月完成陆地首飞后,该无人机相继完成弹射起飞、拦阻降落、夜间飞行、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和空中加油等项目测试,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不过,由于该无人机航程太短,载弹量不足,无法承担预计作战任务,因此在2017财年预算中美国海军取消该项目,转而打造“舰载空中加油系统”,入选的无人机被命名为MQ-25“黄貂鱼”。
作为一款无人加油机,MQ-25“黄貂鱼”可以携带1.5万磅(约合6800千克)燃油,在距母舰500海里(约920千米)外,对4至6架舰载机实施空中加油作业,使舰载机作战半径在现有基础上扩大300至400英里(约合480至640千米),滞空时间延长、活动范围扩大。未来,该类型无人机将配合多种远程打击武器作战,使舰载机有能力深入内陆发动打击,或扩展航母编队的防空警戒、截击和反潜区域。
驱护舰的“最佳拍档”
垂直起降无人机
固定翼无人机需要由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等平甲板战舰携带,对仅有一块直升机起降平台的驱护舰来说,垂直起降无人机成为最佳选择。
垂直起降无人机中,无人直升机的装备历史非常悠久。第一代无人直升机可携带1至2枚反潜鱼雷,配合声呐、雷达进行反潜作战,是重要的航空反潜力量。
新世纪以来,美国海军推出M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这是一种大型无人直升机,采用有人直升机作为研发基础,加装成熟的设备,因此研制进度非常快。目前,多型美军战舰都将该无人机的海军型号作为“标配”,以配合有人直升机执行海上侦察、目标甄别、对面打击、导弹中继、反水雷等作战任务。
除无人直升机外,近年来倾转旋翼无人机也发展迅速。倾转旋翼无人机既具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又具有固定翼飞机速度快、航程远、升限高等优点,比无人直升机更具战术优势,成为各国争相研发的重点。
通用性强装备广
小型战术无人机
小型战术无人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在无飞行甲板的小型舰艇上使用,甚至能够装入空间狭小的潜艇内,主要执行情报监视/侦察、航路护送、高价值目标守护、通信中继等任务,代表机型是“扫描鹰”无人机。该机翼展仅3.1米,长1.2米,最大起飞重量18千克,最大续航时间28小时,巡航速度9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4880米。头部载荷舱可随时换装光电/红外传感器、生化探测器和激光指示器等多种载荷。由于研制难度不大,加上通用性强,小型无人机已经成为各国装备最广泛的无人机型,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中东战场上。
潜艇战力的“倍增器”
潜射无人机
潜射无人机并非新话题,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俄就曾设想从核潜艇上发射无人飞行器,执行空中非攻击性任务,实现“潜艇+战机”的作战模式,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最终放弃。本世纪初,随着技术进步,一些国家又相继展开对潜射无人机的研究。
对研制潜射小型无人机最热衷的是德国,德国海军研制的潜射无人机系统可携带3架无人机,采用弹射方式从潜艇上发射,通过天线实时接收无人机侦察到的图像。无人机与潜艇之间的通信距离30千米,超过这个距离后,可存储侦察数据,恢复正常通信距离后再将图像传输给潜艇。不过这种无人机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主要用于特种作战前的战术侦察。
美国的“鸬鹚”潜射无人机项目旨在为核潜艇装备,采用可折叠机翼,使用时就像发射洲际导弹一样。该机主要用于特种作战侦察,也可执行攻击任务,任务完成后返回潜艇所在区域溅落海上等待回收。由于诸多因素,该项目最终下马。不过,潜射无人机作为潜艇战力的“倍增器”,仍受到各国重视并得到发展。
图文来源:求是十六连连报组
图文编辑:求是十六连连报组
责任编辑:刘玥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39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