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作为潮流不断抬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苏醒过来,开始对钢筋混泥土式的工业化审美展开反思,渴望更具审美品格的健康生活,这体现了“现代”正在朝着更具文化质感的“后现代”过渡。
在猛烈迅捷的地球村时代,东方对现代性的追寻,除了兼收全球化的浪潮,也应扎根于东方自己的血——审美的本土、心灵的本土、祖传的本土、文化多样性的本土、天地人合一的本土。9月27日15:30,多功能报告厅,白郎先生的讲座《亲历东方之美》火热来袭,大家齐坐在一起,共通领略世界之美。


创造力背后的一个支撑是审美力,而“审美力”实质上就是美育。信息学院以“完整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仅源于知识的灌输,更在于情感、心灵的培养,关键就在于美育的熏习。

亲历是体验的法门,白郎先生强调亲身经历后才会收获成果与心得。一张张怀旧的照片,都体现了白郎先生的经历和收获,他向大家讲述着每一张照片的意义和收获,日积月累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亲身经历,每一张都是深有体会,每一张都是回忆。



另一种爱,来自大自然,风雷激荡的崭新中,隐匿着古老常识,与创世之初一样,大自然神秘地驮着天地人——人、社会、自然的同源性,这一东方传统的观念母题,仍恒常如新;寻回生命观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就是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态度和对自身生命的态度;穿越现象,直抵背后的真实,不要永远停留在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经典细节,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在生活中观察事物,更多的新鲜事物等着你去探寻;深切地关注人,人是艺术的、文化的载体,文化因人而发展,审美与人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突破枷锁去感受艺术气息的灵芬,我们应该带着这样一种虔诚,去亲历,去行走,亲历东方之美。



(撰稿:王黛瑞 摄影:三达书院)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43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