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叽叽杨玘屯,
小猴八戒骑马人。
狮子双响大小燕,
能看能玩真有神!
2017年6月29日,在张志伟老师的带领下,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艺术系师生走进“泥塑第一村”,来到了民间艺术“泥咕咕”之乡——鹤壁市浚县杨玘屯。寻访厚重的河南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手工技艺——泥咕咕带给我们的独特艺术魅力。
刚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之乡几个大字,进入村镇,实践队员们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浚县泥咕咕文化传承馆连顺泥塑作坊。作坊一间房子大小,但是,里面的作品栩栩如生就像是进入一个展览馆一样。
浚县杨玘屯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沽沽”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被民俗学专家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是典型的地域文化,2006年,泥咕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浚县泥塑艺术是以胶泥为原料,手工捏制人或动物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颜色以黑、赭石、白等为底色,蓝、绿、白、黄、红为花纹图案颜色,颜色不经调和,是用原色直接绘画,很具有民俗乡村韵味。”据史料记载,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曾率领瓦岗军在此与隋军大战,当地老百姓掩埋将士的遗体,并捏些泥人泥马作为陪葬物。后来,每当想起这次大战,后人便捏一些骑马打仗的兵将以寄托哀思。泥人上面都有两个用竹棍扎出的小孔,孩子们玩耍时可以当哨子吹。因为这种泥玩具吹起来“咕咕”作响,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泥咕咕”。
一进屋,热情的工作人员就招呼我们进去了,只见一团黄泥,顺手一搓,推拿提捏之间,一只栩栩如生的泥咕咕就在他的手中诞生了,实践队员们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好奇心起嚷嚷着要跟李师傅学习。在李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也学得异常认真,反复几次,捏的倒也有模有样。
紧接着李师傅又向实践队员展示了绝技“泥猴”:一团黄泥,一根细竿,只一会功夫,一只猴子就呈现在眼前。李师傅这一绝活更是得到了队员们由衷的敬佩。在泥咕咕制作工艺上另辟蹊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创新。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们又向村子里一个花甲老人就“泥咕咕”的历史起源、文化背景、市场销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村民告诉我们:“近几年,由于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泥咕咕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市场方面确实有了很大改观,但现存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现代流行玩具市场的冲击,加上日益减少的经济效益,使得村里大多数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以至于精湛的手艺无人传承。”
活动结束之后,实践队员们纷纷聚集讨论针对保护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如何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泥咕咕,让更多的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厚重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何凡 张志伟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4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