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高分低能”积弊,华农在行动
——“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试行
核心提示:近期,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试点,试行全过程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近期,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试点,试行全过程非标准化答案考试,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系主任、副教授但昭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对于什么是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但昭明回答到,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是一种注重过程考核、去标准化的全新课程考核模式。考核策略是指挥棒,对课堂质量起保障作用。
我们的课堂正面临着这样的学生:他们盼望着教师把知识点揉碎了、掰烂了照本宣科式教学,通过死记硬背保持考试优势,而新难题会让他们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思考,从而引发焦虑,甚至排斥。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马原》课程教学的经验,但昭明指出,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是一门“水课”,导致上课不听讲,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对知识点没有进行“内化”,最终形成了”高分低能“现象。
但昭明所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采用的就是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考核模式,在这门课上,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没有既定的标准答案,全凭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迁移、理解,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思考。但昭明强调到,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使得过程考核变得尤为重要,课堂发言,课堂展示,课堂作业都要纳入总评,而结业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试题均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必须结合原理进行主观创造阐释,体现自己的思考,靠照抄教科书上已经应付不了考试。
高校作为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要培养的是有知识迁移能力、有思维发散能力、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而不是知识僵化、思维死板的考生。但昭明指出,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价值多样化,尊重每一个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欲望,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脱离课本固有的知识,进行全方位思考。但昭明认为,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形式的变化,不是简单地从客观题变成主观题,闭卷考试变成开卷考试,根本上是一个教学理念的变化,《马原》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很强的学理性,教师不是传教士,不能照本宣科,死板地按照课本上固有的内容授课,教师一定要把学理讲透,学生必须真学真懂真用。而开放性的答案,不仅将考核体制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公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理本质的理解,而过程考核权重的加大,使学生意识到没有伸手就来的标准答案时,就会重视课堂,参与课堂,由此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改革到了深水区,改革者就必须有勇气做出牺牲。作为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试行者,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昭明对此深有体会,他谈到,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试行,大大加重了教师们的工作量,课堂问题、课堂讨论内容和时间都需要精心设计,更要仔细记录学生的过程考核情况,而为了了解学生们的感受,也需要在后期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而在来自商务英语的张同学眼中,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在《马原》课程上的应用,避免了学习过程模式化,让他更加专注于课堂,更想要参与课堂,思维也更加开放活跃,但学习难度加大,考试难度加大也更消耗精力。
据悉,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高校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针对当下第一课堂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与支撑不足这一现状,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国带头吹响“课堂革命”的号角。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54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