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历史之光,重回巅峰
“红线毯,择蚕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是白居易对丝绸制作的总结。织、染、绣三大工序;绫、罗、绸、缎、锦,五大品种。嫘祖,丝绸创始人,她纤臂一挥,挥出了中国丝绸华丽的一面。从嫘祖的冰雪蚕丝开始,灿烂的丝绸文化,便犹如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穿越千年,慢慢舒展开,在新时代下焕然一新。
为寻回千年的辉煌,我们相约钱山漾——丝绸博物馆。
丝绸,经过时间的积淀,更富含韵味,婉如天籁般的诗歌,一路走来,荡涤山河,缭绕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五千年的丝绸历史文化在博物馆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沿着博物馆长长的走廊驻足观看,美轮美奂的丝绸织物,无一不让我们感叹技艺之精湛。我们,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
湖州,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4700年前因丝而兴,因丝而名。元朝画家赵孟頫在《吴兴赋》中说道“平陆则有桑麻如云,郁郁纷纷。”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湖州时,写道:“这里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恃工商为活。”可见湖州丝绸已达到到“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盛况。但历经岁月冲刷、时间洗涤,湖丝的光芒已不复存在,湖州也成为一座被遗忘的真正的丝绸故乡。
现今,我们不能在沉浸于过去的辉煌。湖丝只有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将开启新纪元。重新打造“丝绸之府”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发展“丝绸小镇”是我们振兴丝绸业的决心。
余秋雨曾在《行者无疆》中提及:“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快速传播的时代,学会借用历史的光辉和底蕴,湖州丝绸重回历史巅峰将势在必行。
商学院
“学‘习’青年之志,践行党员担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通讯人:汤晓晨 朱秀剑 周慧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74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