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李克农:心中有阳光,远方有梦想 ——记2013级文法学院优秀学生李克农

来源:大学生网报 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赵洁

时光的脚步匆匆,秋天还留着一丝尾巴,寒冬却悄然而至,微凉的十一月,是青春的别离之时,也是梦想的启航之期。大学的天空,从来不乏绮丽的梦想,总有那么一群无须声张的学子,低调平凡,自强奋斗,用朴实的拼搏支撑起他们头顶上并不刺眼的光环。


来自文法学院2013级广告专业的李克农正是其中的一员,他曾担任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并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多项赛事上荣获大奖,现已保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辉煌的成就来自平日点滴的拼搏奋进,在与我们的对话中,他侃侃而谈,展现出别样自信昂扬的风采,将他的大学时光向我们娓娓道来。




笃学不倦 志存高远荡苍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杰出者并不生来就被光环笼罩,但人们却常常只见其耀眼,不知其背后的默默付出。李克农学长就是这样一块久经琢磨的玉雕。


高中时期,耐克的一个关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广告激起了李克农的兴趣,其震撼的场面、感动的瞬间,点亮了李克农梦想的星空。而在第一学年里了解到广告学中一些较为核心的知识后,他更是被广告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广告的道路上走的更加矢志不移。对于专业学习,李克农有自己的看法,他并不赞同纯粹为了就业读大学。大学只是一个平台,学什么是根据自身的发展决定的,上大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我们能利用这个平台去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个人不轻易下论断,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学长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这大概就是学长不断进步的秘诀吧!


作为一个学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李克农永远把课程放在第一位。每个周末,他都会花上一些时间整理前一周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思考有哪些事情是自己想做或打算做但是没有完成的,同时制定下一周的安排,这使他每周的计划更具有条理性。在忙碌于学业的同时,他也一直坚持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没有轻松的路,只有努力的人”,李克农如是说。成功无捷径,纵然壮志凌云,也要脚踏实地。唯有志与勤,而又肯进取者,历经苦寒后方能嗅到心底之梅散发的阵阵幽香。


忙中寻路 探方向不忘初心

金秋九月,跨进大学的门槛,面对崭新的生活,李克农有着自己的解决办法——让自己忙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很多哲理。忙起来,就不会有空余的精力去考虑那些无谓的东西,而忙碌又是一种积累,积累造就了沉淀与升华,造就了如今洗尽铅华的李克农学长。正如李克农所言,适应是每个学生必须跨过的坎,有人的需一个星期,有的人甚至毕业都无法完成这个转变,而后者,在未来自是不那么尽人意。所以,忙起来,从而沉淀,那么转变与升华必然水到渠成。同时他表示,“心态是最重要的”,如果置身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中,却依旧能出类拔萃,这不更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吗?


初来乍到的李克农对许多新鲜的社团活动跃跃欲试,大一的他亦加入了多个社团,忙碌而迷茫,但是他坚定学习为第一要务,且加入多个社团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爱好方向,渐渐地,他淡出了一些不感兴趣的项目,而专一于青协工作,直至大二结束之际接任会长一职。


至于社团活动所带来的好处,李克农直言,其历练了自身待人处事的能力,拓展了人脉。尤其是接任会长一职后,他虽不太参与细枝末节的执行,但其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情商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对上下沟通之间的纽带作用有了更好的理解,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谓良多。


而谈到自己成为青协会长的这一“际遇”,学长只是淡淡地归为一句话:“没有人愿意做,只有我上!”。当时正是升入大三的时候,繁重的学业、复杂的竞赛,种种事宜都压在他肩上,有过退缩,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凡是你认为过不了的事,逼逼自己,最终还是会过去。”李克农如是说。犹记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无论处境有多么艰难,李克农永远选择坚持,而这也铸就他不平凡的人生。


砥砺前行 采撷巅峰的云彩

莎士比亚有言:“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在科研竞赛方面,李克农能拥揽硕果,正是因为他的大胆尝试之心,勇于挑战之态。


李克农从大一时开始接触科研竞赛。那时,他与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组建了5人的合作小组,担任小组长,带领团队摸索未知的领域,与此同时,他也参加了学长组建的一个团队,负责打下手。回忆那段繁忙的过往,学长表示,“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让我学习到科研竞赛的准备流程,对科研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让我初步了解到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古语有云: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李克农的成功,并不是上帝的青睐,而是他自身对于学习的那份珍惜。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李克农也曾迷茫过,悲观过,想要放弃过。方案的残缺,时间的紧迫,队员的不配合,如同黑色的漩涡,将李克农拉向无底深渊。而最艰难的莫过于成员间的分歧。讨论方案的时间冲突,方案标准的矛盾,观点的对立,都是合作间棘手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身为组长,李克农十分注重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他看来,无论时间多紧迫,无论方案推导多艰难,只要团队在,就是最大的保障。每当困于低沉的情绪,李克农就仿佛听到成员们的召唤,让他摆脱压力的折磨,走向团队的怀抱。




参加科研竞赛,不仅让李克农提高了学业知识,开拓视野,收获珍贵的团队情谊,还让他形成了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李克农不喜欢轻易做出某个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他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与事实相反的看法,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科研竞赛对李克农产生的影响太多太多,闪现在生活的点滴间,穿插在学习的字里行间中。李克农提醒大一同学,要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要敢于挑战,开拓自己的道路。科研竞赛不是危险可怕的峡谷,而是广阔的发展天地,迈进了科研竞赛的大门,才能嗅到它的芬芳。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走出了高中的温室模式,在这里,机会是自己争取的,目标是自己制定的,过程是自己安排的。有人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身处何方,有人如未醒的毛驴,追随大众,不知路在何方。“成熟不是不流泪,而是含泪奔跑;成熟并非不恐惧,而是尽管恐惧,仍有所行动,生活中尽管有诸多的不易,但是我们依旧要努力,因为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轮回的时光辗转自如,在追梦的道路上,李克农从武汉理工走向了暨南大学,前方的路还长,但他的内心里总是洒满金色的阳光。


乐学习,孜孜不倦,他以努力为梯;勇担当,不忘初心,他以责任为梁;好挑战,百折不挠,他以创新为桥。逐梦的旅程从不乏暗礁和沟壑,当风雨淋湿梦想的翅膀,当彩虹还没映照脸庞,李克农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他在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通讯员:周阳虹 潘昊垠 陈美霞 赵洁 编辑:黄明菁 陈美霞 史高枞)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7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健康中国,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 健康中国―药学院赴漳州“医脉芗承”社会实践队开展合理膳食宣传7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赴漳州“医脉芗承”社会实践队携手漳州市疾控中心、芗城区卫计局、东浦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公 …
教学组随感
药学芗传,传送祝福
一份答卷,一份坚持
7月5日,化工学院赴长城乡暑期实践团成员到达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问卷调查。…
浙江湖州:河长制,河长治
7月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治水思想和“八八战略”,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三校三市三原色,正言正行正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特地采访湖州市吴兴区十佳河长--费卫强,并随费河长一同巡河。…
定格他们的“美”
千载风雨渡,,匠心永传流
人们总是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任何事物前进的方向,而匠心则是这精华之一,匠心首先是虚心。虚以带物,宽以待人。唯有始终拥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有足够的内心去发掘这个世界的美。我们紫砂雕刻调研小组今天将 …
支教路上不曾让青春熄火:农大学子周口支教记
7月4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赴周口烈火思援支教团队在周口市沈丘县刘湾镇杜庄小学进行支教工作。对于第一次支教的队员们,将要见到小学生让他们感到既紧张又激动。清晨的阳光总是那么温暖,为了给孩子们准备一份 …
纵一心之梦 畅思行之光 ——记我校材料学院院铿锵玫瑰刘灵珊
冬日的脚步已随季节渐渐远去,春日的暖风已柔柔地扬起全身的慵懒,沐着一身的金黄行走在街头,喧嚣依旧。栀子花开,离别又来。原来日子真如盆中水,伴着日出日落,随着云卷云舒,在彼此的擦肩而过中慢慢逝去。材 …
春秋今几载,匠心永传流
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走进他,贴近他的生活,今天我们预约到了吴伟华老师,来到了他的工作室—长兴紫砂壶研究所,研究所坐落在街坊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地方,门面不大,可里面却别有洞天,房间全是中式的木制家具,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