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苍松翠柏卫忠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 作者:艳后的皇宫

苍松翠柏卫忠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导语:本次实践是由滁州学院地信学院测绘工程的五名学生组成的赴淮海战役遗址,悟先烈革命精神红色旅游小队,队内成员分头行动分别去往淮海战役遗址双堆烈士陵园和淮海战役总委领馆进行暑期实践。

由于疫情影响以及本地雨季影响,在确保安全有效率的前提下,选择了分头行动。两名成员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学习探索。

出行这天倒是连绵雨天中难得的晴天,烈日高照,一名成员成功到达双堆烈士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消磨了些许耐心,蓝天白云衬得门口的红旗格外鲜艳,瞬间让人倦意消散,热血翻涌。由于队员对这段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特地请来专业的老师进行讲解。

淮海战役是初中就学到的,三大战役中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正参观时有一行人结伴走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共产党员的徽章,看到队员在拍照主动和大家交流起来,其中一位同志说起小时候的记忆,这里只有两个大土堆,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后开始正式修葺陵园,图中为保留修葺的一个土堆。

成员想更多深度了解这片烈士陵园,进入陵园不由肃然起敬,噤声从园中穿过,不敢过多打扰,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并没有对墓园进行拍摄,仅仅依靠课本文字以及人们语言的描述便足以感知当时战争的惨烈,听着老师报出的数字,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这真的不只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队员不禁问起“那么当时牺牲的战士们家里会有补偿吗?历史会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吗?”果然是年轻人会问出的问题,没有经历过战争便不知道战争的残忍,有些士兵可能连尸首也找不到吧,这座陵园至少刻下了他们的名字,若先辈尚有一丝英魂残留世间,看到这如今盛世也会欣慰吧。走到片陵园最深处可以看到为烈士们修建的记名石碑,十几面石碑记满了人名。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感受。同行的人感叹“看这得有多少人啊!”

转到陵园另一边发现了慰烈士工程碑记,果然此处只埋葬了部分遗体,其余散落在县城的各处,敬立无名烈士公墓两座、有名烈士墓八百一十四座。

另一队前往淮海战役前总领馆,此处地方并不大,一间屋子里放置了许多当时遗留的作战工具还有手写电报。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淮海战役是如何战略布局最后取得胜利,以少胜多。就当时使用兵力及装备来看,国军还是居于优势,如果战地指挥官企图旺盛,意志坚强,运用得宜,未尝不可以取胜。只因国军作战计划不定而且不能贯彻,战地总司令消极保守,各部队行动部调不一,才致为解放军所乘而败阵。

解放军则战略战术配合良好,刘伯承和陈毅协调密切,在战术行动上依旧使用其惯用战法,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围点打援,逐一击破国军,获胜一仗。

淮海战役发起时,解放军并不占优势。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国民党军有刘峙、白崇禧两个重兵集团,总兵力超过解放军。在武器装备和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在坚持对战役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尊重一线指挥员的创造。

1951年2月11日,刘伯承、陈毅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向尤金作了介绍。陈毅概括说明淮海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战略判断错误,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同他决战。二是我们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战役进程很艰苦,战斗中靠战士们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来完成战略战役的正确决定。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对敌人实行分化。总之,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成功的范例。”可见战略的重要性,当时的方法至今仍然适用,值得学习。

实地考察后队员们通过网上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见闻,讨论策划了后续对于红色旅游地的宣传以及淮海战役这段历史的普及计划。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地方,达到弘扬革命精神的目的。由于此次主要是线上实践,无法召集同学进行线下宣传,计划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图文,召集同学转发。最后队员们集中开会,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以及宣传成果分别撰写实践报告及感悟。

通讯员 姚泽慧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18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引论与实践心得四

这种高投入确保了华为在技术和产品上的领先地位。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与全球顶尖的技术团队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华为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实现了技术创新,为全球客户提供…… 陆焜莹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引论与实践心得三

二、管理实践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在于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于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管理实践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通过学习管理理论,人们可以…… 陆焜莹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引论与实践心得二

其二,管理引论用于指导管理实践。管理引论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管理活动中,指导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管理引论中的案…… 陆焜莹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引论与实践心得一

管理引论与实践观后感一、引言身处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每年都在稳步向前发展,而国家的商业环境也在快速发展,管理的引论与实践成为了推动商业环境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当…… 陆焜莹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武理学子三下乡:革命精神不减,红色精神永传
为了探寻老一辈党员的初心、了解其故事,“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流传奇故事、凝奋斗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实践队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王瑞雪和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唐祖贤以及中国石油大学…
“踏寻红色”展开全国“云调研”行动
为了详细的了解当下青年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建设祖国的意识,8月25日晚上七点,化工学院“踏寻红色”实践团于QQ群进行了线上讨论会议。本次会议由实践团团长董鑫主持,五位小组…
武理学子三下乡:访革命之辈,传星星之火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的背景下,为了学习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流传奇故事、凝奋斗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实践队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池骜同学、湖北文理学院的王琦雯同…
疫情特战期,群众的云生活
疫情特战期,群众的云生活(青岛农业大学:葛孚蕾)2020年开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他人和自己健康乃至生命的守护者。近日,为及时、…
化工学院“踏寻红色”实践团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活动
为了详细的了解当下青年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建设祖国的意识,8月25日晚上七点,化工学院“踏寻红色”实践团于QQ群进行了线上讨论会议。本次会议由实践团团长董鑫主持,五位小组…
武理学子三下乡:走访老党员,学习红色精神
为了学习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在暑假期间,“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流传奇故事、凝奋斗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实践队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邵家鑫和戴京桦同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陈可同学为…
绽放青春光芒,助力儿童成长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和团委号召的“积极推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人民乡,服务基层群众”的具体…
武理学子三下乡: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来自“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流传奇故事、凝奋斗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实践队的孔米孜同学,长安大学的杨得勤同学以及江南大学的刘傲兵同学积极响…
艰苦卓绝奋斗,铸就红心中国!
8月末,“访革命初心、学红色精神、流传奇故事、凝奋斗力量”武汉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实践活动,从八月中旬开始持续到八月末,累计对13名老一辈的党员进行了走访,了解其生活现状,学习…
疫情情更近
助力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2020年7月2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人邓雅文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一位护士的家里,为她的儿子辅导功课和作业。今年的新冠疫情蔓延的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