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通过人民网准时收看了由中国法学会举办的2020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旨在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让每一位师生和党员干部成为《民法典》宣传,贯彻,实施的“领航员”。
本次报告会由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训秋主持。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作“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主题报告。张文显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的基本内涵及历史沿革、民法典的鲜明特色、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民法典的重大历史及现实意义等进行详细讲解。会议伊始,张文显阐述了民法典的重要性,指出我国民法典是党领导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范例,分别着重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大家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就民法典的核心要义而言,张教授指出民法典第1条第一句就开宗明义: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第1条开始,按照般权利、类型权利、项别权利、具体权利四个层次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报告会最后,张教授强调一定要做好民法典的实施工作,要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宣传好民法典上显担当。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24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