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早上8:30,由生科院主办的“雷阳大讲坛”于燕雷楼D栋505室顺利举行,湖南大学生物学院于峰教授、副院长作主题为“FERONIA: A central regulator of plants growth and stress responses”的学术讲座。生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锴栋,副院长王锂韫,副院长孙余丹及生科院学术骨干参加了本次讲座。
于峰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团队在FERONIA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FERONIA在感受RALF1多肽配体信号后能够促进下游EBP1蛋白的合成及磷酸化激活,磷酸化的EBP1进而进入细胞核调控基因表达。对比EBP1在动物细胞EGF-EGFR通路中的作用,他们发现小肽-受体激酶在动植物细胞信号传导和适应性调节上具有一定的功能保守性。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序列搜索发现以植物为食的线虫中也存在RALF同源蛋白而且具有重要功能。线虫通过将这些RALF蛋白分泌到植物中与FERONIA结合,提高线虫进入植物的效率并抑制植物对线虫的免疫反应。
讲座现场
于峰教授与现场老师交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中,于峰教授提出了基金申请要讲清三点:为什么值得做、为什么可以做、为什么只有您能做。他鼓励老师们在研究时要创新,找不同的角度与切入点;而后从题目与摘要、创新分类、立项依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他的资金申报经验。
于峰,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 (2017)。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
湖南师范大学获生物技术学士学位(2007年)、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数据分析方向访问学者(2017.12-2018.12),在Science Advances, Molecular Plant, PNAS,PLOS Bi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2013年11月组建“细胞适应性机制”(Basis of Cell Adapation)研究团队,该团队利用多学科交叉手段,以拟南芥、水稻、线虫、真菌等模型,围绕类受体激酶、环境响应的RNA代谢、信号的细胞/组织特异性输出与农艺性状整合三个相互关联的方向进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Nature Plants, Cell Research, Molecular Plant, PLOS Biology, BMC Plant Biology等杂志审稿;现为《植物生理学报》、《生命科学研究》杂志编委;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植物器官发生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工作组理事。
合影留念
(撰稿/戴文静 黎定欣 摄影/莫威 徐晓丽 初审/谢惠雯 复审/陈浩然 终审/潘晓艳)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29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