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柄声同学,你的快递到了,是录取通知书。”2020年8月,一份来自福建工程学院通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从福建省福州市一路向西,跨越了一千三百多公里的路程,送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郭凯和陆柄声这对“90后”和“00后”师生手里。
十年前,高三毕业生郭凯在甘肃的家里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满心期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年后,郭凯还在等待这份通知书,不过这次是和他教学陪伴了六年的学生陆柄声一起。这两张跨越十年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农村教育两代人的努力和传承。
郭凯老师生活照
“90后”坚守六年,甘为乡村教育“守望者”
今年29岁的郭凯是贵州省黎平县的一名“90后”教师,2014年从福建工程学院通信专业毕业后,考取了贵州省的国家级特岗教师,留在大学支教时所在龙额镇初级中学。
龙额中学是全镇唯一的农村中学,是寄宿制学校,只有初中部。目前有880名学生,主要生源是龙额镇以及周边各个村的学生,最远的村子距离中学有27公里。学校目前共有47名教师,今年又刚招了2位特岗老师。“像我这样固定的老师几乎没有,学生都想着去大城市读书,不愿在这里,只有本地的老师会教的久一点。”郭凯老师谈及当地的学生辍学率比较高,“读书无用论”比较盛行,因为经济比较落后,这里既留不住老师,也留不住学生。因为老师人数不够,他常常身兼数门,主要教物理,还要上数学,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其他课程。
郭凯老师给龙额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上物理课
“刚开始,由于方言不懂,生活上确实有一些不便,但很快我就克服了。”郭凯班里的学生普遍是留守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父母的陪伴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重要性。“比如,我和学生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组织家长会,‘迫使’家长们回来与学生们见一面,好好吃一餐饭,也让学生们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涂护手霜,以此来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之间的联系。”
农村留守儿童也需要好老师来教,除了安排家访和团建等活动,通信专业毕业的郭凯还发挥自己的物理特长,带队参加第32届到36届贵州省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最好一次拿过省级二等奖。
郭凯老师带领学生参加贵州省青少年科技科普活动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六年师生成同门
郭凯最初担任初一的班主任,当时陆柄声就在他班上。初二的时候,陆柄声胳膊受伤了,这使内向的他更加不爱与人交流。在郭凯的劝说下,陆柄声尝试担任班长,与同学有了更多互动,成为班长后的他像是“开窍”一般,开始认真对待学习。“老师不会因为成绩而差别对待学生,相反,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基础薄弱是农村学生的通病,除了每天的晚自习,办公室成了郭凯辅导学生的补课室。陆柄声怀念道:“深夜里老师帮我讲题的模样,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仿佛那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陆柄声证件照
初中毕业后,陆柄声考取黎平三中,虽然离开了郭凯的班级,但是陆柄声和郭凯的联系却不曾断开,他经常向郭凯咨询学习上或生活上的问题,慢慢地陆柄声找到了学习的信心。在高考填报志愿之际,陆柄声听取郭凯的建议报考了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是我所仰慕的大学,这里培养出了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人。”农村教育成果同样需要学生的努力,除了陆柄声,去年还有两名学生被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录取。
刚进入大一的陆柄声,虽然内向与同学交流还是有点少,但他在努力的融入他们。因为专业基础弱,他比以往也更努力学习,这学期有电子设计实践的课程,实验小组一组成,他就跟班长请教要来数据开始尝试。
“他们那一级学风很好,平时跟大家交流也挺多的,我有负责那一届至少两门专业课。”回忆起10级通信专业的郭凯,教研室主任陈健这样说道。如今陆柄声回到郭凯母校求学,陈健老师还是陆柄声的班导师,师生三代有了新的联结。陈健老师笑道:“相当有意思,他们开玩笑说,徒子徒孙。”
2014年,郭凯从福州来贵州黎平,要先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凯里,然后一路换乘汽车;2020年9月,陆柄声从黎平到福州换乘高铁只要7小时,朝发夕至。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从贵州喀斯特山区走出一条平坦大道,是以郭凯为代表的一批支教人和乡村教师的努力。当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不断传递到城市中,大学以及大学老师该如何助力这些少年追逐自己的梦想,那又是新的故事,未来可期,“00后”们也有自己新的努力和未来。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30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