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文化与传播学院获得2022年教科系统“双服务”优秀项目

来源:沈阳城市学院 作者:sycu新传学院

在2022 年驻沈高校“双服务”优秀项目遴选工作中,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姣主持的《“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助力区域文化创新发展》项目,获得2022年教科系统“双服务”优秀项目。

此次遴选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服务沈阳全面振兴,服务高校、科研单位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单位人才资源优势及实践创新能力,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6年回首:“部校共建”模式下沈阳城市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今年距离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沈阳城市学院签署“共同建设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部校共建协议,已经来到了第6个年头。

6年部校共建、6年成长计划,新闻与传播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在“部校共建”模式下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探索:开创“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模式”

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国家为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而推出的重要战略举措。2001年,上海开创“部校共建”的先河,探索出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3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2017年11月,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沈阳城市学院签署“建设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部校共建协议,探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

如今,部校共建模式已走过22年,该培养模式已在全国100多家新闻院校推广。实践表明,部校共建机制推动了党的新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促进了新闻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为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后备新闻传播人才队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给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向。

方向: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

沈阳城市学院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四个专业为基础,以“立足于沈阳城市发展,以建构沈阳舆论宣传的新高地”为目标,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办学要求,努力把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沈阳市新闻事业发展的新型智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新闻传播科学研究的基地、全市党政干部新闻素养培训基地。”

为把好方向关,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沈阳城市学院共同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组成人员包括市委宣传部新闻、网信、外宣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还包括沈阳城市学院的校、院两级负责人,委员会还吸取了包括中央媒体驻辽机构、辽宁报刊集团、沈阳日报集团、沈阳广播电视集团以及腾讯大辽、网易辽宁等媒体主要负责人参与,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等工作。

学校集中力量,选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课程案例、融媒体素材,推进深入浅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进课堂,进入各专业的核心课和平台课,依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升级:提出应用型新闻与传播人才10项能力

“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以来,沈阳城市学院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强化“一系一所”建设,以绿岛舆情研究所、绿岛网络媒体研究所、绿岛品牌传播研究所与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传播学专业、广告学课程体系、实训育人对接,以移动互联技术驱动,促进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横向交叉融合,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应用型新闻与传播人才10项能力”:政治把关能力、传播科研能力、选题策划能力、融媒体采编能力、舆情研判与公关能力、影像创意与制作能力、品牌推广与营销能力、移动技术应用能力、KOL塑造能力、媒介产业管理运营能力。

学院用小组学习、案例教学、情境化教学、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手段,一改传统教育的灌输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不仅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辽宁省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微视频创意与制作实验室、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品牌运营实验室、虚拟演播室、千米演播厅等,也引进了北京TRS大数据舆情系统,扎实、先进的硬件设施,保证了教学目标达成。

在围绕十项能力进行的课程升级改造中,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为引领,集中开设了一批新课,包括《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新闻采访与写作》、《影像创意与制作》、《大数据与舆情分析》、《融媒体新闻编辑》、《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深度报道》等课程,覆盖新闻传播人才“创、采、写、摄、编、播、评、管”八大业务板块的实践化教学体系,解决了“新文科”高等教育探索中的“手脑并用难”的大问题,毕业学生接地气、上手快、高素质、能力强,平均就业率95%以上。未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为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深入新闻战线第一现场,学院联合人民网、中央国际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腾讯大辽网、新浪辽宁、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沈阳广播电视集团、沈阳日报集团、沈阳出版发行集团等辽沈地区多家主流传媒机构达成校企合作,建成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教育厅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学院承接市委宣传部“沈阳新社区”新媒体建设项目、沈阳市总工会新媒体建设项目等社会化运营工作,由师生共同完成;各级学生先后有百人次获得“沈阳新闻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毕业设计也创新地由撰写论文改革为作品设计,学生需完成深度报道、调查报告、纪录片、专题摄影、广告宣传片等真实的作品,才能通过毕业考核,真正将岗位能力形成落实到教学和考核中。

6年来,在“部校共建”模式和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沈阳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知识向能力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全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未来,“部校共建沈阳模式”将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新闻单位和高等院校优秀人才等双向交流,夯实“部校共建”互聘内涵建设,落实互聘交流计划,共建教学团队。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将新闻传播业界领军人物和资深采编人员请进校园,实现讲座讲习化、课程化、常态化;通过“双导师”“业师”等各种聘任方式落实交流、充实团队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帮助教师在新闻传播工作单位挂职锻炼,互认绩效,提升新闻传播实战能力。

6年“部校共建”,一路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不停总结,为我国新闻事业培养更多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文化与传播学院 杨帆)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44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电商促地方发展
(通讯员余睿晞)为积极响应国家“防控疫情,志愿同行”的号召,探索后疫情时代以电商之力助力地方发展状况,了解各地特色产品受疫情影响的状况,曲阜师范大学“以智破疫,电商兴民”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1月8日…
学习推广二十大 青农学子在行动
喜迎二十大,争做新青年。二十大在我国历史进程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有着深远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植物医学学院推广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服…
做人民所向之事,践二十大之精神
曾有雷锋先生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了解到践行二十大精神,雷锋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民生,曲阜师范大学“求实犁牛子,青春逐梦行”社会实践队队员在2023…
青年新思想,学习二十大
【实践快讯】(青春燃梦实践队)1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燃梦实践队深入社区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中,青春燃梦实践队成员围绕党的二十大的主题、主要成果等方面,分别向社区群众进行宣讲,并就服…
机电院二十大精神宣讲小分队奋进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宣讲会新闻稿
为响应国家二十大的计划以及河海大学社会实践要求,我们决定开展二十大宣讲会来宣扬国家的二十大的精神。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二十大精神宣讲小分队为宣传党二十大精神,于2023年1月26日在线上开展了关于二十大精…
了解泊里红席,感悟匠心精神
山东省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为深入了解泊里红席的历史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旧事越千年…
社区服务志愿小心得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大学生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要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作为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在服务与奉献中体验着这份志…
赶泊里大集,感受青岛年味
年关将至,要说时下青岛哪里的年味儿最浓,很多人都会想到泊里大集。喜庆的音乐、此起彼伏的叫卖、应有尽有的货品……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泊里大集是青岛最有乡土气息的农贸大集之一,同时也是青岛市一项非物质…
寒假云支教感悟稿:一起云支教,逐梦新征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自己的担当与奉献精神,提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学习进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一起云支教•奋进…
实践队深入基层调研(二)
实践方式以线下实践调研宣讲为主,前期任务主要集中于探讨研究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内容,在实践队伍深刻充分认识理解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内涵之后再进行实地调研与宣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