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军精神,在广大师生党员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7月23日至7月30日,厦门大学青马工程研究培训基地组织第七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公益会学员组成青马工程社会实践团前往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主题为“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牢记强军使命 体验红军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青马工程”实践团着力突出“体验红军征程,牢记强军思想”的鲜明特色,让全体师生在亲临现场中感受革命的烽火,体验历史的风云。在荆竹山雷打石,红军“三大纪律”的诞生地,实践团以“野战行军”的方式致敬革命先烈,创造性地设置“红军的一天”体验式教学环节,走红军队列、传唱红军歌曲、自做红军午饭,一系列的军事训练教育严格考验了全体师生的体能素养和团队精神;在北山烈士陵园,为红军烈士敬献花圈并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井冈英烈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洪亮的入党誓言飘扬在烈士墓前,使师生党员时刻铭记入党初心;在黄洋界挑粮小道,绵延3.1公里的崎岖山路让学员深刻体验红军征程的艰苦卓绝。
“山路崎岖更突显烈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时隔90年的历史重演,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更有 ‘忘战必危’的家国忧患意识。”实践团学员、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国防生吴振东如是说。
践行“两学一做” 塑造党员先锋
“全体学生党员必须在实践途中,带着问题‘学’,亮出身份‘做’,以饱满的姿态展现青马风采。”“青马工程”实践团红色先锋党支部书记高瑜聪在实践出征仪式上对全体学生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前往井冈山的列车上,红色先锋党支部成员争分夺秒、积极学习党章党规,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知识竞赛做准备;开营仪式结束后,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随即开展,校关工委主任陈力文、常务副主任黄如彬、副主任张兴国等参与讨论并提出殷切期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以优异的学习成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井冈山干部学院赖宏教授为实践团带来题为《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在讲堂中感受历史风云,使全体师生深受震撼与感召;24日晚,红色先锋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知识竞赛举行,必答、选答、抢答,种类齐全,六个党小组在比拼互动中以精彩的表现为知识竞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小井红军医院中,党员师生为革命先辈“轻伤不下火线”的崇高品质而感动,茅坪八角楼的“一根灯芯”更使全体党员坚定理论学习的信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一声炮响”更突显党的“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实践团将党课上在历史现场,将先锋塑造在“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实践团全体师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指示,在井冈山上吹响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号角。
聚焦“红色资源”,调研“精准扶贫”
“在基层调研中感受中国力量,是对青年学子最好的国情教育。”第七期马研班班主任、校团委副书记葛郝锐如此说到。
今年正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实践团聚焦“红色资源”,以“精准扶贫”为调研方向,深入基层了解革命老区脱贫致富。7月25日至28日,实践团抵达茨坪镇大井村,实地调研大井村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案例。在农家小户中,现代化的居住条件、丰富多样的文化项目,实实在在地彰显党中央新农村政策的优异成果;在村居街道中,统一规划的乡村设施、保护良好的山林古迹,深刻反映村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在“村支两委”办公处,规范细致的村规民约、从严约束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让实践团成员感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日新月异,也赞叹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在田间地头,土地集体入股为基础的茶园种植基地让当地村民收入倍增;在农家主题乐园中,“自主式体验式” 红色教育新模式使老区乡村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系列的农村新面貌,让实践团全体师生真真切切地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了深刻了解。
在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上,各个小组展示各自的调研成果级实践感悟,小组指导老师徐小伟、林轶凡、郭江淮、刘晓宇、鲍小佳、李林蔚都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第七期马研班班主任、校团委副书记葛郝锐总结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思想升华,一次难能的实践体验,一次难忘的情谊历程,希望每名学员要时刻牢记使命与担当,让青春与信仰同行。”
厦门大学“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于7月30日正式结束,实践团全体师生以信仰的力量践行“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誓言,全体学员将继续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坚定信仰,净化灵魂,为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刘晓宇)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5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