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历史中的大与小”主题分享会顺利举行
4月11日下午,马伯庸“历史中的大与小”主题分享会在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顺利召开。
(图为马伯庸“历史中的大与小”主题分享会现场)
本次分享会,马伯庸与师生就普通人如何看待历史这一话题展开交流。他通过观察总结日常生活,发现人们能够接受但难以记住史实及其意义,因而对历史产生畏惧心理。他表示,“历史并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历史有许多有趣的传播途径和角度”,呼吁同学们关注历史中的大与小,思考宏大历史趋势和历史细节之间的关系。
敦煌壁画、《兰亭集序》草稿、汉代墓志铭与铭文砖、中国最早的实物家书……马伯庸和师生共同探索东方文化的亲切之处,从小情绪、小动作中感受人物的情绪,体会人民群众对社会现状的真实心理反应。马伯庸说,史料故事能带给人情感共鸣,同时也强调历史中大与小的关系和人民史观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言“我们要以小见大,通过人性的方式去理解这些历史人物、政治事件、社会秩序,从而理解历史潮流与历史规律。”
(图为马伯庸老师分享对史料的见解)
精彩的分享后,现场进入提问环节。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史料收集和写作方法等问题,马伯庸表明,要对历史保持好奇和热爱,并注重生活细节,通过合理分配历史真实和虚构的比例,展示历史小说的独特魅力。交流会的最后,马伯庸表达了对于热爱文学、喜欢创作的年轻一代的期望,并与现场观众合影留念、进行书籍签售。
(图为签售环节现场)
马伯庸,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著有《长安的荔枝》《大医》《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作品。本次交流会,马伯庸带领师生从小视角走进一段段鲜活历史中,与古人进行了一场情感共鸣。正如他在《显微镜下的大明》所说,“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通讯员:陆姝妤 程颖琪 祁锦怡
责编:黄勇琴 张焱 余可欣
总编:王政淳 柴景瑞 袁芊蕙王文静 尹雨乐
指导老师:兰浪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52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