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湖南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的号召,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3支队伍奔赴湘西开展了为期15天的“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调研活动,深入泸溪县访民意、察民情、解民生,助力脱贫攻坚。
民生实苦,调研励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调研地泸溪县地处湘西连片贫困山区,交通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调研组师生们不得不冒着骄阳,顶着酷暑,跋山涉水,徒步挨家挨户走访,在15天内顺利完成了对区域内460余户贫困户的走访调研。
在走访中,部分贫困户的生存生活现状给调研组成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泸溪县合水镇木龙村,贫困户杨成佳家中有五个小孩,母亲患有精神病和手部残疾,家庭上的原因将杨成佳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而不能离开家庭外出务工,破旧的房屋下隐藏着一个脆弱的家庭,稍有不慎,便会支离破碎。而在贫困户张金洲家中,调研队员见识到了现实版的“家徒四壁”,一张小床,一个不满15寸的小电视和几把老旧的椅子几乎构成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家当。此外,张金洲的妻子患有精神障碍,家中三个年幼的子女教育上的缺失形成“代际传递”。而类似的情况绝不在少数,家庭经济贫困形成了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调研组彭鹏同学的日记中这样讲到:“自从踏上脱贫攻坚的道路,我就知道这一路会带着沉重的心情。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份心情会如此沉重,沉重的让我夜不能寐,常常在无眠的夜里潸然泪下。”
深入贫困村,进一步摸清贫困户情况,完善精准扶贫档案
民心所向,齐力有为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当地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村干部的带头作用,为贫困户想方法、谋出路、办实事。“村里的村民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一有什么事情就给我打电话,生病了我要叫车送他们去医院,家里困难的我们要时时刻刻记在心上,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一名基层干部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当地村民们的感情。“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不忘党的教导。”老党员陈仕三捧着视若珍藏的“小红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誓言。合水镇驻村干部,不仅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顺势而为”,还因地制宜找准路子“逆势可为”。为此,他们确定了产业扶贫目标,为贫困户送来鸭苗鸡苗发展家禽养殖,送来优质稻谷和化肥发展种植业,积极寻求项目资金建设本村基础设施。他们一方面走出原有贫困格局,另一方面引进先进脱贫经验牵头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在当地村干部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人逐渐形成“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做敢拼”的思潮,涌现出了诸如养殖大户杨永平等一大批脱贫先进典型。
在调研过程中,当地县委书记杜晓勇、副县长毛佳先后到调研组所在的合水镇表示慰问,并对本次调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组杨林老师在座谈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指出“扶贫重在扶志,扶贫重在扶智,扶贫重在建制”,认为脱贫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坚持政府与社会两条腿并重。
藏富于民,脱贫继业
“藏富于国不如藏富于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脱贫攻坚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一环。尽管当地的脱贫攻坚任务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同样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农户居住条件简陋,医疗卫生设施落后,思想观念闭塞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在思路,重点在实践,最终看成效。调研组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晚上则挑灯夜战完善材料。调研组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专业知识,立足于“扶贫不扶懒,脱贫不返贫”的思路,为当地扶贫工作建言献策,并提出了“建好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扶贫队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脱贫的两条路线,做好长远发展、多方参与、金融扶贫三个计划”的“1+2+3”建议,着力把贫脉,找贫因,治贫病,摘贫帽。
农大师生跋山涉水,徒步挨家挨户走访调研
15天的调研任务虽结束了,但农大师生纷纷表示秉承“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继续利用专业知识扎根“三农”,为大湘西的脱贫攻坚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打下扎实基础。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81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