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樟林古港”参观记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作者:张杰

作为一个潮汕人,聊起“华人华侨”相关话题,应该自然而然地便会想到“红头船”。流行歌曲《红头船》歌词中写到“起航,去到整个世界发光,起风,带着赤子之心远渡重洋”,红头船是粤东地区华侨华人远渡重洋拓殖海外的远洋商船,是古时联通海上必不可少的载具,而提到红头船,就不得不说起其始发地——樟林古港。此次 “华侨华人”相关地的参观,我选择的地点便是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是历史上粤东第一大港,在清朝放开海禁后,樟林商人纷纷造船出海谋生,樟林港开始逐步发展,渐渐形成“八街六社”为中心的商业规模,后又扩增三条街道,共计数百间商铺,是当时中国同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樟林古港作为重要的侨乡,在201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列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樟林古港最南边开始参观,首先来到的是樟林古港的“门面担当”——樟林古港广场。

一进入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整个广场中心的庄严石碑。底部的碑基上有蓝色的海浪刻纹,仿佛承载着潮汕先人乘风破浪的意志。碑身正面是金色的“樟林古港”四个大字,背面是“樟林古港碑记”,记录着樟林古港从一个沿海村寨逐渐崛起为粤东第一大港后因汽轮的发展和“汕头港”的开埠而逐渐拉下帷幕的历史,写尽古港的风云与历史的沧桑。碑帽的形状很特别,做成了古时房屋屋顶的形状,且带着太阳、红色船只航海和海浪的刻纹,使全碑显得更加古香古色且仿佛在祝愿古港的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在石碑的左方,有一奇形怪状的建筑,是“三竖一横”的结构。走近才发现,“三竖”是房子的三面承重墙,“一横”是房子的房梁,这是一间外墙体已不在的小房子。房子虽已失去其实际价值,但作为当地的古建筑,是那一个时代的象征,当地政府选择保留它,并将其进行修缮,将墙体改造成适合展物的状态,放置、张贴着当时海外华侨华人的书信、照片和一些当时买卖的契约等,使这间残破不堪的小屋子重新焕发光芒。“华侨在泰国街头摆卖货郎担”的照片、“林采祥家母亲收”的书信和“伍圆”票据等一系列带着满满历史气息的文物展示于这间小屋的墙上,与这间小屋的古旧气息相辅相成,让人不由得心生震撼。

石碑的右方,是整个广场的主角——一艘置于河上的红头船。这艘展示的红头船是根据1971年在樟林古港河床南溿洲村出土的红头船残骸按照1:0.6的比例建造,长约25米,最宽处约9米,是一艘三桅杆船只,中间最高的桅杆约16米。船头处被木材自然地分成五块小区域,中间区域是一个红色的印记,应该是古时祈福的印记,左边两个区域写着红色的“送相”,右边两个区域写着红色的“风顺”,船身三桅杆均挂着白色的风帆,船尾被漆成红色并挂着两个黑色的船锚。康熙年间,清朝政府放开了海禁。清朝政府为了方便管理、登记和收税,便让不同省份的船只在船头、船尾、桅杆等显眼的部位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例如:江苏用的是青色、浙江用的是白色,福建用的是绿色……而红色,则是广东被要求涂在船上的颜色。潮汕作为广东省有名的海上贸易地区,红头船多出现于潮汕,因此红头船也被当作广东潮汕地区的象征。

在广场一直向北走,进入名人街,在街道的两侧,放着曾经居住在古港的名人的雕像,有:陈金雄、蚁美厚等,但说起古港的名人,就不得不说起中国文学界的泰斗,“南秦北杨”的“南秦”秦牧。经过名人街,就到了秦牧故居,秦牧故居建于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面积约308平方米,是潮汕建筑中“四点金”的建筑形式。

沿着秦牧故居前的小路继续往北走,就到了樟林“八街六社”与新兴街。

“八街六社”是当时古港最重要的商贸中心,“八街”是港埠中心的仙桥、长发、古新、广盛、顺兴、洽兴、永兴和商园八道大街,“六社”是东、西、南、北社、塘西和新陇6个村社。后打算扩建另外三街,但最后建成并保存至今的只有新兴街。

同为商贸场所的新兴街与“八街六社”有着相类似的建筑风格,几乎都是由双层楼层的货栈组成。这些货栈大部分都有后门,听说,这些后门在以前连接着古港的内港,大船将货物运送到外港,然后更换小船把货物运送进内港,即可直接搬进货栈里。

在参观了这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文物和建筑后,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二年至咸丰八年的36年间,旅居泰国的华人就有150多万(这其中有超过60%是从樟林古港乘坐红头船出发的),仅是36年间旅居泰国的先桥就有这么多,可见当时先桥出海经商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华侨华人在现在看来总是风光无限的,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和我说“要是我爷爷当时下海经商,我家现在可能就是富甲一方”,但在那时,去海外谋生真的是一种勇敢、伟大的壮举,很多华侨华人客死他乡,真正大富大贵的华侨华人不过凤毛麟角。在海外,华侨华人们要忍受各种“排华”对待,被当地人鄙视,被暴力对待等。不得不说,先人们乘着红头船漂洋过海,经商谋生真是一种大无畏的行为,那种群策群力,团结拼搏,无畏创新的精神,是一种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246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区图书馆志愿活动体验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实体图书馆依然是社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为了促进社区阅读氛围,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我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社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这次活动…… c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实践:行动中的感悟与成长

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我参与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社区宣传活动。活动开始前,我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环保问题的认…… c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社区志愿服务的收获与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其和谐与进步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参与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社区志愿服务…… c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这一源自中国汉族的古老民间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装点着生活,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积极响应传承与弘扬民间传统艺术的号召,2024年8月1日,“乡野振兴,实践先行”社…… 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鼓吹乐器

“鲁西南鼓吹乐”,作为山东鼓吹乐艺术的璀璨明珠,其精髓深深植根于单县这片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方音乐流派。在这片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沃土上,曲阜…… 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踏寻海军足迹,感悟辉煌历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时间的灯塔,照亮着过往的辉煌与未来的方向。2024年7月30日,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 薛晨 xuechen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希望小屋

曲阜师范大学“乡野振兴,实践先行”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为了深入践行儿童关爱理念,加速推进“希望小屋”这一温馨项目的发展步伐,我们即将举办一场意义非凡的“希…… 薛晨 xuechen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温暖 奉献爱心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这首熟悉的歌谣响起时,我们都知道,又是一年腊月初八了。在这一天,曲阜师范大学“寒冬送温情,社区暖人心”实践队队员在巨野县县城下的一个小村…… cc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最新发布

南繁精神,庇护一方!浙农林大实践团赴嘉兴农科院交流学习
8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就大田害虫展开了学习交流活动。图为团队合照嘉兴市农业科学院三位老师就嘉兴市各个区、县的绿色防…
淄博实践之旅
2023年7月30日-8月1日,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琉淄之星”实践队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着眼于淄博爆火的流量背景,助力淄…
塔里木大学胡杨学子:弘扬胡杨精神 筑梦爱心假期心得感悟
为帮助改变边疆教育资源与内地相比较落后的现状,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弘扬胡杨精神,筑梦爱心假期”志愿服务团从2023年7月3日开始,到2023年7月9日结束,历时七天,每天坚持到三五九小区志愿服务站辅导小朋…
安徽学子三下乡:克服艰难险阻,助力乡村振兴
初到王截流乡支教确实可能会面临一些条件艰苦的挑战,包括住宿环境和晚上蚊子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些情况的回应:1.住宿环境:在乡村地区,住宿条件可能相对简陋。可能会有一些基本设施的欠缺,比如洗浴设施不…
支教老师开设体育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7月25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满天星”支教团队在梁公铺完全小村开设了体育课,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机会。这项举措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体育精神,促进健康成长。篮球和乒乓球作为全球…
“乡村振兴桥头堡,谱写发展新蓝图”安理学子走进中国挂面之乡
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至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级理论普及宣讲团队来到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访谈交流,现状调研,学习体验,让志愿者们在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帮扶乡村振兴
在支教王截流乡的过程中,我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深刻的感受,并且尽力帮助书记村委完成这项工作。以下是我对此的感触:1.意识到振兴的重要性:通过亲身参与支教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
支教队员走入乡村,发布红色文化调查问卷
近日,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满天星”支教队伍走入乡村,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调查问卷活动。此举旨在了解乡村居民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支教队员们不仅尽心尽…
历史传统要了解,支教老师告诉你
7.23日,位于阳新的梁公铺完全小学,满天星支教团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一门传统文化课。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
安徽学子三下乡:陪伴留守儿童,助力健康成长
在王截流乡支教过程中与留守儿童的陪伴玩游戏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对此的观点:1.激发快乐和积极情绪: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通过陪伴他们玩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快乐和积极情绪。在游戏中,他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