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一嘉 潘 虹 谭怡雯 指导老师:刘 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党中央倡导实践调查的背景下,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鼓励学生以二十大精神作为指引,关注身边实事,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0月20日上午,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第一届社会调查研究大赛闭幕式在毛泽东思想研究大楼东506举行。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今杰,院党委副书记符文祥,社会学系教授陆自荣,社会学系主任张恩迅,社会学系副主任秦加军以及其他团队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参与本次会议。
(图一)
会议伊始,陆自荣为本次闭幕式致辞。陆自荣对同学们调查报告的丰富内容表示认可,他鼓励同学们把走进田野、走进课堂和走进书本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涵养自身品性。同时,陆自荣也对今后社会调查系列活动的开展表示期待。
在欣赏同学们制作的总结介绍视频之后,符文祥宣布本次大赛的获奖名单。在参赛的八支队伍中,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有:陇城镇“民族团结”调研团队、吉利社区“基层治理”调研团队。获得二等奖的团队有:大成桥镇“农业农村组织化”调研团队、窑湾“扁平化治理”调研团队、大成桥镇“基层治理”调研团队。获得三等奖的团队有:湘潭市雨湖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调研团队、云峰社区“红色社区”调研团队、桑植县官庄村“产业振兴”调研团队。随后,几位老师为参赛团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杯,勉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图二)
颁奖环节结束后,张恩迅作为本次大赛指导老师代表发言,张恩迅回忆了暑期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肯定了同学在完成调查任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同时,张恩迅也指出了在调查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同学们的单独入户能力有待提升,有时存在胆怯心理,同学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调查报告撰写能力也仍有提升空间。张恩迅表示,本次活动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他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对专业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在专业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随后是四组学生的优秀调研成果展示环节。陇城镇“民族团结”调研团队的同学从水、林、食、药、居等方面立体地介绍了侗族村寨的生态文化,用生动的调研成果展现了少数民族村落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吉利社区“基层治理”调研团队的同学从《十四五规划纲领》与湘潭市城镇发展规划现状相结合的调研背景出发,对吉利社区农转居、回迁安置的特点和情法共治的治理模式的建立过程进行研究,展现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大成桥镇“农业农村组织化”调研团队的成员从农村组织化角度出发,对大成乡以煤兴村—走向低迷—转型成功的发展路径进行调研,分析了大成桥镇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情感、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窑湾“扁平化治理”调研团队的同学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了基层扁平化治理下五大社区的区块划分,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1+N+1”治理模式、“四分议事”工作机制等治理措施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深刻认识到“走入基层”的真正含义。
(图三)
最后,张今杰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讲话,张今杰对同学们的热情与积极性表示高度赞扬,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我院社会学学子们的风采,锻炼了同学们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张今杰对获得荣誉的各位同学表示祝贺,对组织指导活动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勉励同学们应当在本次活动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应当放长眼光,树立远大理想,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为学院发展建设增光添彩。
时代以责任相托,青年以担当相承。在这个呼吁青年作出贡献,注重调查研究的时代,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以对同学们的殷殷期待开展此次调查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同时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相信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调查研究方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将自己的理想与热情融入社会中去。(责任编辑:肖静雯)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52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