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灾知治,青年有思——邀请吕镔老师开展主题教育
我国自然灾害情况严重,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帮助团支部同学领悟理论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学以致用。11月25日下午,我院2021级地理科学第一团支部特别邀请吕镔老师就“地理学科的专业性与防灾减灾之间的联系”作为主要内容,为支部成员进行讲解,并组织各小组收集整理新思想指导下防灾减灾的相关资料,传达主题精神,为支部成员筑牢灾难教育的理论基石。

本次主题教育设有“背景介绍”“主题教育”“讨论与交流”三个环节。
活动始伊,团支书姚惠婷根植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简要介绍活动背景。

接着吕镔老师通过亲身经历,讲述地科青年要以强健体魄作为基础,以积累防灾减灾专业知识作为储备,从课本走向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实践,落到实处。他还强调科普要在围绕“生命至上”,面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宣传重点,针对性地进行科普宣传;除此之外,在宣教中也要充分贯彻师范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最后,自由讨论提问环节,支部成员积极发言,踊跃提问。就“如何更生动形象的为学生传授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等问题进行提问,吕镔老师指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鼓励支部成员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为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充实自身知识内涵,在科普宣教或者之后的教学中更专业地进行灾难教育。

此次主题教育会作为“感灾知治,青年有思”感知篇的开端,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肩负起防灾减灾救灾的责任与担当,更加坚定了支部成员科普宣教的决心。相信在后期的科普宣教活动中,支部成员将发挥青年力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去。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56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