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通讯员罗宁子)
数学与非遗文化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2月26日,湘潭大学“数说非遗·美美与共”返家乡实践团走进邵阳县下花桥镇石联小学,从数学视角解析非遗文化内涵,带领小学生感悟非遗中的数学之美,激发非遗传承的青少年活力。
(图为石联小学“非遗数学”课堂)
“不论是满绣、苗绣的纹样图案,还是湘潭纸影戏的人物造型设计,都多次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展现出更加平衡和美观的画面。”实践团成员讲述湘潭纸影戏的传承故事,对比满绣和苗绣的发展历程和图形变换,讲解了刺绣和剪纸作品中暗藏的对称、平移等数学知识,将传统民俗图案中蕴含的黄金螺旋线、椭圆线等“数字密码”一一破解,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堂充满民俗美、传统美的趣味数学课。
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一把小小的剪刀在彩纸间穿梭……同学们跟随实践团成员一起探寻剪纸中的对称秘密,积极构思,动手实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方法,创造出一幅幅轴对称剪纸作品。“原来纸影戏的人物中有这么多对称图形,希望以后我也能剪出漂亮的纸影!”李梦洁同学兴奋地说。
(图为采访湘潭纸影戏传承人)
“非遗数学”课程是实践团的调研成果之一。今年寒假,实践团成员以假期返乡为契机,于辽宁、湘西、湘潭等地调研满族刺绣、苗族刺绣、纸影戏等特色非遗项目,采访董宁、吴升平、吴渊等非遗传承人,查阅典籍文献,阅读大量经典作品,并发挥数学、大数据等专业所长,使用函数图像拟合、平面曲线研究等数学方法,在大量看似截然不同的图样中“找规律”和“找不同”,以数学思维解读非遗内涵。实践团还将研究成果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将数学课堂转化为品味民俗文化、领略非遗魅力的平台,实现非遗传承和数学教学的双向赋能。
谈及对本次调研的感悟和收获,实践团成员、苗族学生张鸽楠感触颇深,“非遗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是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作为少数民族的青年大学生,我不仅在运用数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民族独特的苗绣文化的了解,还在与队友们的交流中,发现了不同民族非遗的异同。因此,我们制作了‘非遗数学’课程,希望青少年能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养,促进非遗传承和民族团结。”
据了解,实践团将继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学教育资源,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强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时代感,持续深入中小学开展“非遗数学”课堂,让非遗文化在青春传承中焕发新机。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72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