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行义务》是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的第二框内容。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中主要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本框主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方面的问题,即“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和“如何履行法定义务”。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享受权利必须要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节课有三个课程目标:第一,政治认同:自觉履行义务,培育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我国法律的认同感;第二,道德修养:分析具体案例,增强分析能力,解读具体事件,自主向好的方面看齐;第三,责任意识:理解把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在本节课教授完成后,我做出了三方面的反思。(一)教学目标可落实。本节课列出了五项核心素养目标,分别是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教学目标维度全面,与本节课的课程内容也有着紧密结合。特别是在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方面。但是在政治认同方面的教学与引导需要进一步在课堂上明确的讲出来,阐述出作为政治老师对我国政治管理制度合理性认同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治理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先进政治制度。
(二)教学过程有设计。首先是教学环节完整,包括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总结、思维导图的使用,是一节完整的课程。其次是教学活动丰富,融入了教师讲授、学生分享、议学活动、价值评判多种教学活动,教学和学习氛围活跃。最后是教学案例有特色,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共鸣,创设生动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案例中学习知识。但是教学过程过于平铺直叙,缺少知识点的回扣;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增加预设,问题的表述需要增加艺术性。
(三)学生主体需强调。整节课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占大多数,但是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活动方面来说,大部分知识点应该要通过做活动、提疑问,引起学生自己思考,自主从教师的材料中找回答,从教材中找答案。从学生思考时间来说,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多,课堂节奏快,并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表达自我的时间。从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来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以激励为主,表扬学生的先进性,以引导为辅,保证整节课知识点的串联和完成,在进行评价时注意自己的表述问题,不要直接批评学生的回答错误,不能因为此类问题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技能对教师无比重要,这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启发学生思考与创造力、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这些技能不仅涉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扎实理解以及教学技能的熟练掌握。新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991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