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卫星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仰多高。”10月18日上午8:00,《理工大讲堂》――中国的探月与“探月创新团队”报告会,在武汉理工大学西院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报告会由张清杰校长主持,叶培建院士主讲。会上,叶培建院士与理工大与会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
叶培建院士从卫星与载人航天的光辉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介绍了现今卫星与载人航天的应用及嫦娥系列卫星的科研历程,分享了科研期间发生在他身边的小故事,让观众体会到探月之路的酸甜苦辣。他用杨利伟当年登月返回地球走出返回舱后说的“我要上洗手间”这一细节,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初期时的艰苦环境与航天员坚韧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
叶培建院士既有科学家的严谨性,又平易近人,语言精练到位,描述生动形象,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许多科研细节、体会到科创的伟大精神。在介绍航天时,叶院士补充介绍了“大航天”与“小航天”的概念,并谦称自己只是一个“小航天员”,而不能简单地说是“航天”人员。院士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肢体动作解释了一些深奥的技术细节和物理公式,使晦涩的科学道理变得易于理解。他把两个话筒当作自然天体,双手握拳,表示出拉格朗日点的位置;摊开手掌,手指屈伸,以表示太阳翼的不同形态。观众听得聚精会神,体会到了航天的无穷魅力。
报告会接近尾声,叶院士总结并分享了探月创新团队成功的四点原因:“热爱祖国”、“勇于创新”、“从小事做起”以及“团队精神”。最后,他对我国航天事业提出了“建党一百周年,我们要到火星;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要飞一百个AU(天文单位)”的宏伟愿景,并表示了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和对祖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强烈自信。在现场提问环节,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激励同学们奋勇前进、为国奉献,会场时常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至此,本期《理工大讲堂》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学习到了航天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科研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更加强了爱国情怀与自信力,使同学们在知识与精神两个方面得到提升。(记者:赵中雨 摄影:陶立祥、赵中雨编辑:徐霞霞 许灿基)
【附注】叶培建,江苏泰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曾任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为我国第一代长寿命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研制,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并任太阳同步轨道平台首席专家;现任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等。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04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