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数据灵犀焕先辈旧影,时光墨韵绘时代新章 ——大数据2302团支部运用AI工具修复历史影像传承红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genius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跨越时空的信仰力量;一串跃动的数据代码,串联起科技与人文的深情对话。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2302团支部以“数据灵犀焕先辈旧影,时光墨韵绘时代新章”为主题开展团日活动。青年学子们运用AI图像修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和工具,让许多英雄与先辈的珍贵影像重焕光彩,在数字技术与红色传承的交响中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乐章。

科技对话历史,数据守护记忆。“当人们用智能算法还原杨靖宇将军照片的军装细节时,那些褶皱里仿佛还留存着东北雪原的寒霜。”在主题团日分享会上,团支部书记吴羿宏向同学们展示修复成果。这场以“科技的温度”为关键词的交流活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红色文化传承紧密相连。

团支部成员们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用生动的语言探讨AI图像修复技术原理。算法能自动识别缺损区域,参考历史影像资料进行智能补全。同学们发现,通过大数据构建的民国时期服装、建筑数据库,能够为破损的红军军装、模糊的八角帽等元素提供修复依据。当AI重构出英雄烈士清晰的眉宇,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技术奇迹,更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同学们认为,运用现代科技修复历史影像,既是对技术伦理的实践探索,更是用数字语言续写红色精神的文化自觉。

技术赋能传承,青年接力使命。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团支部组建了“时光修复小组”,开启了技术实践。同学们选取了近现代历史、家中旧照片等有所损毁或是褪色泛黄的珍贵影像,使用Stable Diffusion,选取合适的大模型工具,确定具体的参数,运用AI Photo Enhancer软件以及开源项目Bringing-Old-Photos-Back-to-Life等,展开了一场与时光赛跑的修复工程。

实践过程中团支部的同学们了解了AI修复老旧照片的主要原理:先用AI自动填补大面积缺损,再结合历史文献手动校准细节,最后通过色彩还原算法恢复时代本色。在修复一张抗美援朝战士合影时,技术人员还需要参考军事博物馆的文物数据,才能精准还原胸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布章,让斑驳的荣誉重新绽放光芒。

参数调整就像在显微镜下作画,每次0.1的数值变化都关系着先烈面容的还原度。团支部的同学积极响应,同学们都尝试运用相关的工具修复了一到两张旧照片,整合制作了《岁月映画》数字纪念相册

赓续传承,数字长明灯照亮精神星河。革命先烈是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应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重要论述,铭记一切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到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将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既要抢抓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也要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文化领域的融合,拓展数字人文的实践范畴。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大数据2302团支部的青年们结合所学顺势而为,运用科技的力量诠释着对历史的敬畏。他们手中的算法模型不仅是修复工具,更是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时光机;屏幕上的像素不只是数据单元,更凝聚着对红色基因的守护热忱。当技术理性与人文情怀碰撞出绚丽火花,便照亮了新时代青年科技报国的精神航向。

作者:吴羿宏

摄影:陈皓然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24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网上教学,感悟童心

导语:在2020年的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球前进的脚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其中就包括教育行业。而我作为一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师范类学生,决定在暑假期间对武黄路小学…… 汪思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江苏海洋大学“智幽先锋”公益团队携手连云港二院 共筑幽门螺杆菌防治新防

为提升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意识,推动个性化医疗服务落地,近日,由江苏海洋大学学生组成的“智幽先锋”公益团队走进连云…

我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组织试讲活动

(通讯员李观平凤馨)为提升实习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夯实专业素养,做好正式授课准备,3月24日下午长雅中学实习队针对八年级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点亮童心火种,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系列宣讲—淬取历史精髓,铸魂芳华青春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

最新发布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以镜头为笔,绘就家乡冬日盛景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以镜头为笔,绘就家乡冬日盛景近日,趁寒假假期,满怀热情的"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黄炳林,返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乡冬季宣传片拍摄之旅,旨在用镜头语言展现家…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青衿之志,语伴新春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青衿之志,语伴新春近日,返乡大学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黄炳林积极投身于家乡的语言文化传承与推广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助力普通话与家乡话的和谐共生,为新春佳节增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青春逐浪,守护蓝色家园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青春逐浪,守护蓝色家园近日,一群大学生们身着蓝色志愿服随着"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黄炳林齐聚海边,开展了一场以“保护海洋,珍惜水资源”为主题的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书春送福 墨韵传情”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冬日暖阳服务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博物馆举办“书春送福,墨韵传情”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成员准备好毛笔、宣纸、墨汁…
蓝天引航,赤心归雁
“蓝天引航,赤心归雁”返家乡实践队前期准备,蓄势待发“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为增进广大学子对航大的了解,同时增强团队成员自身能力,1月10日至2月20日,“蓝天引航,赤心归雁“回访小分队开展了赴各…
红韵传果香,育种新时代
寒假社会实践:红韵传果香,育种新时代作者:杨千珂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一支由多学科、多高校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踏上了一场充实而意义非凡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的足迹遍…
山魂海韵·“豫”你相约母校回访队活动日志4:走进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
回想起那次回访母校的经历,每一个细节都还历历在目,满心都是温暖与感慨。早在活动前一周,我就怀揣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拨通了母校教务处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熟悉的校园氛围似乎一下子就将我包裹。…
大学生走进AI自习室,提分神话背后的冷思考
大学生走进AI自习室,提分神话背后的冷思考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以雷霆之势重塑中国教育生态,…
山魂海韵·“豫”你相约母校回访队活动日志3:走进汤阴县第一中学
在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揣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返校回访活动。这次活动,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与母校紧紧相连,也让我在回忆与展望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天还未大亮…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探黄河迁建新途,系民生福祉情
迁建社区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引领发展在德州市齐河县,服务队深入考察了多个迁建社区的规划布局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社区的规划方案与实施效果,成员们发现科学的社区规划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