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来源: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福大人文记者团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感和控制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既往研究对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存在分歧:部分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促使个体通过亲社会行为重建社会联系,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社会排斥会减少亲社会行为,甚至引发攻击性或退缩行为。

为系统验证上述竞争性假设,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元分析研究,旨在厘清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调节因素。该综述使用三水平元分析整合了53项研究,包含83个效应量,涉及21405名被试。

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微弱负相关,且这一关系受到文化和性别的显著调节。具体而言,相比个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在被排斥后有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被排斥的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排斥的反应存在差异,其他亲社会行为(如慷慨)可能更易受排斥情境激发。这项研究为社会排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系统深入的见解,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成果“Can we return good for evil? A meta-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ur”已发表于心理学顶刊《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该刊由Wiley-Blackwell出版,为JCR-Q1和中科院TOP期刊。

此外,课题组近期还有两项相关研究成果继续关注了亲社会行为中的仁慈(一种亲社会倾向)和人际信任,发表于《Current Psychology》。其中,“Achieving Nature-Human Harmony: Awe Brings Benevolence through Nature Connectedness”通过五项系列实验,系统阐明了敬畏感促进仁慈(一种亲社会倾向)的心理机制,揭示了自然联结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不仅为理解敬畏的亲社会效应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通过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增强亲社会行为、改善人际和谐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另一项研究“How to Apologize More Effectively: The Impact of Trust Repair Timing and Apology Attribution on Trust Repair”针对学术界在信任修复时机和道歉方式上的认识局限,通过三项实验研究,系统探究了信任修复的最佳时机以及不同时机下最有效的道歉归因模式。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晚期信任修复比早期更有效的现象,还发现若受害方表达感受后未获得道歉,信任水平会进一步恶化。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早期修复时不同归因模式的道歉效果相近,而在后期修复中,内归因道歉显著优于外归因道歉。这些重要发现深化了学界对信任修复过程的理解,为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更具针对性的信任修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https://bpspsychub.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jso.12879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44-025-07707-0#article-info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44-025-07838-4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27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丽水学院医学院爱老医小队走进府前社区,促进健康老年化

为响应针对两次会议中的养老问题的新政策,借助于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查老年人的健康商数水平、认知状况及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后期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相关…… 爱老医小队 丽水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商学院开展“传承英烈精神,启航奋斗青春”志愿活动
(通讯员李佳宸何松成)4月26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烈士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传承红色基因,志愿献礼祖国”志愿活动。本次活动负责人是商学院会计一班李佳宸。4月25日,志愿者与工作人员通过微博…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班会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主题班会。学院党委…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的核心要义》讲座。秦序研究员从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灵魂在哪里谈起,进而…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化石》《民间音乐资源的当代发掘》的学术讲座。4月22日上午的讲座中陈燕婷研究员讲…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校开展“学思践悟,八项规定青年说”主题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党委委员、应用…
访企拓岗|人文学院赴福建民晟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4月20日,阳光正好,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赵陵波以及辅导员丁雅莉一行,前往福建民晟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福建民…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4月25日,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在学院楼204会议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出席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丁雅莉主持。聚焦民…
青年爱阅读|世界读书日,墨韵书香,阅享美好!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福州大学于铜盘校区举办“墨香传衍品经典,笺记留香共书情”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共读经典,对话心灵下午3点,“共读经典,对话心灵”主题分享会于铜…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异闻录:实验室异云”主题活动
浩宇化学社邀你解锁“化学剧本杀”新玩法!浩宇化学社即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活动——当热门剧本杀邂逅神秘化学元素,烧脑剧情与科学知识激情碰撞,带你沉浸式体验化学的魅力!本次活动精心设计剧本,将…
机遇与挑战:命运的双生花​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机遇与挑战如同双生花般交织绽放,共同勾勒出生命的斑斓画卷。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推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深入剖析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对于身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