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妙趣横生话昆虫
(通讯员祝瑜聪、范洁 摄影 范洁)“昆虫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有药用昆虫、观赏昆虫、食用昆虫,大家来看看这几张图片,有密集恐惧症的同学要做好准备。”随着许多昆虫的照片呈现,讲台下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声,紧接着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这是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李绍勤老师的《植物保护通论》昆虫章节课上的一幕。11月29日下午,四教B212开始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昆虫小课堂,李老师从昆虫的用途、昆虫的形态结构等方面带领同学们迈入了神奇的昆虫世界。
通俗活泼,打造“趣”课堂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堂纯理论课程是乏味的,是大多数学生们睡觉的“大好时机”。但《植保通论》却像是一个“特例”。李绍勤老师将原本生涩难懂的概念用无比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大家进行阐释,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在讲到环保昆虫蜣螂时,她将雄性之间的战争描述为一场精彩的“抢婚大战”:“蜣螂夫妇为了‘过日子’会合力推粪球,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会有‘坏人’违法乱纪,甚至‘拦路抢劫’,若原配蜣螂被打败,不仅会输掉粪球,连‘媳妇’也会一并输掉!”这一段话使同学们忍俊不禁,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蜣螂行为模式的理解。
李老师在讲课中穿插着许多形象生动的描述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那些原本形状可怖的昆虫在她的描述下更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一种种珍稀的制作材料。对于大家都十分陌生的吉丁虫,她补充到:“吉丁虫在日本十分受欢迎,日本人会将它美丽的鞘翅镶嵌在家具上,在灯光下鞘翅能闪烁出灿烂的金属光泽,如同晶莹的珠宝,极具装饰之美。”她还提及了生活中人人避之不及的“臭虫--蝽”,独角仙和七星瓢虫,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性,让同学们感受到昆虫学习就在身边。
老师激情昂扬地上课
师生互动,促进“零”距离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们对于《植保通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李绍勤老师在上课时积极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她介绍到,在绪论中特别准备了“食用昆虫”这一内容,意料之中地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她向学生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食用方法,例如昆虫寿司,油炸昆虫,蚂蚁煎饼等等。她还特别提到了华农的“昆虫宴”,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她提到,食用昆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大部分人都对此抱有恐惧心理,因此昆虫的食用一直是人们热衷于探讨的话题,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有同学拿起手机,记录下食用昆虫的照片。
李老师常常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她说道,希望能在课堂中做到与同学们零距离交流,她的问题总是简单开放的,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同学在一问一答之间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知识短板可以及时弥补,也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她表示:“我希望看到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看重师生之间真诚的互动,同学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回答问题才是真正的融入课堂。”
老师介绍食用昆虫
生动形象,形成“高”效率
李绍勤老师为大家讲述昆虫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时准备了许多细致的资料,她在课上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昆虫触角,“这是刚毛状的,常见于蝉和蜻蜓,这是梳子状的,还有蝶类的棒状触角和羽毛状的毒蛾触角。”PPT课件图文并茂,在介绍昆虫触角时就列举12种,展示图片20多张。她提到自己在备课时会查阅大量资料,不仅仅局限制于课本的知识,与昆虫有关的一些新闻和科学文献等也会在课堂中呈现,以便于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昆虫学知识。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记忆知识,李老师将“比喻”教学法贯穿与课堂当中,“一种蝽类昆虫的背面观像脸谱一样色彩斑斓,蝗虫丝状的触角,好像电视天线一样竖在头部,羽毛状和锯齿状梳状触角因形得名,它们的形态就如同名字一般。”用巧妙的比喻将昆虫的形态特征讲述地生动形象,使得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就对所讲知识印象深刻。
李老师表示,昆虫学是一门知识点丰富但是琐碎繁杂的学科,同学们学习起来会弄混不容易记忆,在课堂中以图片形式认识昆虫不仅能调动同学们的热情弥补了不能实地勘察的遗憾,也是帮助记忆的好方法。而利用比喻的方法将同学们熟悉的物品和昆虫学建立联系,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力有助于课程学习。
农学1502班的钟小婷称赞到:“李老师的讲课状态总是饱满激昂的,内容丰富充满趣味,让同学们对于昆虫的知识有了更大的学习热情。”种子科学与工程1501班的王译文也表示,李老师将课堂的效率发挥到极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紧跟她的步伐,不必在课下过多花费时间就可以掌握课程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审核人:李绍勤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39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