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处?三个简短却不简单的问题体现着哲学的奥妙,让人着迷。12月8日18:30,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谭颖教授以“古代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中西方文化之源”为主题,在新一404为同学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
讲座伊始,谭颖教授从古希腊文化背景谈起,让在座同学畅谈对其的了解和提出有关疑惑。一位同学列出古希腊多样文化的代表,谭颖教授在一旁不时补充,让同学们形成对古希腊文化的初步认知。另一位同学则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哲学家治国观点及可行性为问题,谭颖教授讲解了书中哲学王严苛的筛选过程,她认为哲学王最终选出易导致集权的出现。而哲学家并不是不能治国,培根曾离当权者位置只有咫尺之远。
谭颖教授以古希腊的雕塑、建筑、小说、诗歌、史作为例,向同学们展现辉煌的古希腊文化,从而引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哲学在古希腊文化中象征着智慧与爱。泰勒斯作为第一位哲学家,掀起了古希腊人对世界和自我的思考,苏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人。谭颖教授首先描述了苏格拉底的样貌,向同学们展示一位其貌不扬的先哲形象。再而,通过苏格拉底的趣闻,谭颖教授让同学们认识到先哲并不高高在上,苏格拉底幽默平和。正是苏格拉底的个人魅力,让他在生活中广受世人称赞与尊敬,也让他将哲学的智慧传递在人间。谭颖教授提到,作为相信“绝对真理”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相对主义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不断抨击以诡辩为特点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坚持真理、直言不讳,他更将自己比作牛虻,不断刺激着名人和政府。所以,即使在以民主与法著称的雅典,苏格拉底还是死于“诋毁神袛”和“腐蚀青年”的冤罪。苏格拉底之死是法的体现,也是不法的胜利。
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绽放出各自的哲学之光。信奉“真理在天”的柏拉图与“真理在此”的亚里士多德纵使理念不同,但都充盈了古希腊哲学。
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孔子,对中华文化也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谭颖教授分别将两位先哲的主要思想、教育方式进行取同寻异。他们都强调道德品质,但孔子重仁和礼,苏格拉底则是追求知识;他们长于教育,但孔子善讲授,苏格拉底擅诘问式教学;他们都看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但孔子偏感性,苏格拉底强理性。
讲座最后,谭颖教授提出假想:若孔子和苏格拉底相遇,他们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问题拉下了讲座帷幕,同时也让同学们载着收获和带着自己的猜想归去。
(记者:唐舒琪 摄影:康凯)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4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