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书院“习华夏经典,筑中国梦想”文化月系列论坛之二——风筝之韵
12月12日上午,精诚书院“习华夏经典,筑中国梦想”文化月非物质文化传承系列论坛之二--风筝之韵在新乡校区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到了高级民间艺术师于安云老师,于老向同学们传授制作风筝的工艺,讲述人生哲理,拉进同学们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距离。精诚书院辅导员老师及3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于安云老师酷爱风筝,并沉迷于制作风筝,为了制作一只意义非凡的风筝,他会查阅大量资料。其中他制作出的单磐鹰、双磐鹰风筝可以随着风向的改变而在空中单向、左右盘旋。于老师做风筝很精细,每只风筝的两个翅膀用料要用称黄金的天平称,确保重量绝对对等。每一只风筝都有自己的名称,有着于老师赋予的灵性以及生命。于老对自己的风筝制作技术毫无保留,于老师只传授不售卖,还表示学做风筝不收费。于老师通过风筝看人生,并结识了很多爱风筝的朋友。于老师告诉我们在我们该学习的年纪要好好学习,报效社会,更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于老师一直在强调一句话:“不苦不成才”。于老师告诫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怕,要迎难而上。要像风筝一样,迎着风,直到成功的彼岸。
随后于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制作风筝的工艺。风筝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系以长线,利用风力升入空中。传统的中国风筝技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到对称,左右吃风面积相当,又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即要保证全体平整,干净利落,又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又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又包括:风、线、放、调、收。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膀"和"软翅"两类,"硬膀"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式样上,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人物风筝等新样式。没想到同学们认为简简单单的一只风筝却有如此繁琐的制作工艺,更是对于老师的风筝爱不释手,又对中国非文化物质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于老师的爱人为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相濡以沫的爱——你带着风筝,我追随着你直至白头。
据悉,于老昨日凌晨三点还在制作风筝,这对于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由此可见于老对风筝的爱已经深到骨子里。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风筝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人生哲理以及见识到了老一辈人那普通却不平凡的爱情。同时,于老师也希望在合适的季节里传授同学们怎么制作风筝,同学们对于老师此举表示期待和热烈欢迎。
作者:姚志博 王大榜 刘寒寒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48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