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一的11个班为应对课堂低头族实行了一项新办法。上课前先没收手机,把手机放进黑板一角的收纳袋里,有多少人上课就有多少手机,谁也逃不掉。上交手机的方法主要靠学生自觉,同时学生自律会成员也会抽查。
日益严重的大学课堂低头族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课堂发展的一个巨大阻碍。学生上课不带课本必带充电宝,老师互动无人回应,学生只顾低头刷微博、逛淘宝、看韩剧、打游戏。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已成常态。全国各地高校也绞尽脑汁,纷纷搬出应对措施。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教室,教室内安装信号屏蔽器,老师怒砸手机等等,但效果都不尽人意。
手机放入收纳袋,人机分离后是否能真正实现高校率课堂?这项面对大一新生的措施或许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方面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自制力,意识不到课上玩手机的严重性。学生在上交手机之后拒听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睡觉,发呆,看小说等。有的学生甚至用多部手机应对手机袋。另一方面乏味无趣的课堂,也成为了学生上课变身低头族的催化剂。例如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只是照着课件念一念,一节课就过去了。或是和学生聊天一聊一整节,看似师生之间互动活跃,实则没什么“干货”,学生吸收不到营养。有的学生吐槽道:“大学有的老师讲的课,真的幸好有手机。”在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与课堂的乏味无趣的情况下,手机成为学生逃避课堂的工具。
在这种学生不好好学,老师不认真教,课堂低头族盛行的情况下,老师不断提高课堂质量不失为改善课堂低头族的一个办法。
10月17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邹有峰老师的一堂思修公共课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邹老师在讲到相关案例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就播放了歌曲《南泥湾》,跟着音乐手持话筒唱了起来,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晃动,就像在KTV一样自如。学生随声附和,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学生们有了兴趣,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邹老师说:我之前也会根据教学的安排,应景的唱一些歌曲,让学生们喜欢上我这堂课,就达到了目的。
北京工业大学的沈震老师没有采取一味地没收手机的办法,而是利用智能手机开展“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创新。沈震老师从自身在思政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出发,创造出“中成智慧课堂”教学互动软件平台。沈震老师变“堵”为“疏”,成功地将制约课堂发展的手机转化为促进课堂发展的有利工具。沈震老师的课堂借助手机新媒体,释放新活力。
在解决课堂低头族的过程中,不能只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老师也须尽到自己的责任。老师们少一些照本宣科,多一些生动有趣,少一些死板生硬,多一些疏导创新,用一节用心的高质量课堂抬起学生低下刷手机的头。
手机入袋是个好办法,但是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仍然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5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