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寻访古桥 弘扬古桥保护精神
7月14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情系定海,寻访古城”实践调研团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寺岭桥进行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了解了寺岭桥现存状况及保护措施,就当地村民对寺岭桥的看法进行了详细调查。
寺岭桥位于舟山市马岙与小沙九峰山寺岭村西侧约100米处,桥下的水文情况不详,具石碑记载最迟也为清嘉庆年间所建。南北走向,坐落在东西流向的溪流上方,是单孔石拱桥。桥身用石块砌筑而成,桥面上铺垫着土石。桥身长20米,宽3.20米,桥面厚1.20米,矢高约7米。在舟山,谈到古桥,寺岭桥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寻寻觅觅,那桥却在深山老林处
上午八时,一行四人翻山越岭来到了寺岭村。在村民的指引下,队员们摸索着找到了这座深藏不露的古桥。寺岭桥并不宏伟,但俨然古老,饱经风霜的石块上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江南水乡画面中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桥截然不同。在深山密林中的寺岭桥没有那种柔美的风格,给人更多的是一种雄厚的沧桑。如一位守山人,注视着舟山群岛的从古至今的发展。
考察组揭开古桥的神秘面纱
千百石块,成就岁月的桥
古桥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整座拱桥包括拱顶全由大小不一的乱石堆砌而成,没有使用任何的粘合材料。建桥的石块全是由当时的民众在周围的山上寻来打磨而成。这在当时的桥梁建筑技术中可谓是一个奇迹。数百年过去了,朝代国度不断更替,桥上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它任凭风吹日晒,自然灾害的打击,这座桥依然矗立着这小溪之上。古人的智慧和建桥水平不得不让人惊叹!
大大小小的石块撑起了这座桥
村民说桥,探讨护桥之道
由于关于寺岭桥的文献资料太过稀少。地方志上也寻觅不到古桥的踪影。于是队员找到了世世代代住在寺岭村的一位老人,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些寺岭桥的历史和民间故事。据老人所说,这座桥在他爷爷的爷爷时期就已经有了。那时候这座桥是小沙九峰山吉祥寺离县城的必经之地,使原本古驿道的路程大大缩短。老人说这几年舟山快速发展,原本寺岭村的居民大部分都搬迁至外面,村里留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古驿道的荒废,从寺岭桥上经过的人越来越少,有时候几个月也见不着一个人。几年前,由于一场大雨,桥上的石头脱落了几块。老人说着说着便已经老泪纵横,语气中透露着老人内心的无奈和不舍。老人希望政府能对桥及时地进行保护,让它不要倒坍在历史的长河中。老人甚至打算,只要政府号召,剩下的村民愿意出人出力,一起保护古桥。
寺岭村的老人和组员诉说古桥的故事
草长莺飞,桥已荒废多年
寺岭村远离都市,交通不便,往来人烟稀少。而寺岭桥更是隐藏在寺岭村的后山之中,鲜有人经过。这也使得寺岭桥没有被现代化的气息所指染,得以最为原生态的样子保存下来。然而凡事必有其两面性。现如今通往村子的路已残破不堪,通往寺岭桥的路更已荒芜。就连通往山上的劈柴路也草长莺飞。寺岭桥已经完全融入了自然中,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寺岭桥,若单论它的实际用途价值,的确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保护修缮。但若论它的历史价值,那么它比一般的历史文物更珍贵,因为它在古代桥梁建筑艺术中的价值是无法衡量、不可替代的。
桥上的杂草已有半人多高
行动起来,守护古桥
小组成员认为,如果把寺岭桥在不破坏它本身的情况下,开发为一个旅游景点,那么古桥势必会重新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古桥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然而那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寺岭桥只是舟山众多古桥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古桥面临这种现状。古桥的保护不是几个村民说得算,也不是几位大学生可以决定的。它需要整个社会一致的愿望去守护它。老人年事已高,寺岭桥也已经到了垂暮之年。是在林泉之间无人问津地离去,还是在人们的视野中再度散发光芒,需要靠所有人的行动去证明。
团队名称:情系定海,寻访古城实践调研团
撰稿人:叶子健
拍摄者:冯姜奇
2018年7月14日
http://www.dxsbao.com/xiaonei/99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