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外媒称兵马俑灵感源于古希腊:中西方接触于公元前3世纪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和欧洲最早的接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13世纪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但陕西秦陵的兵马俑提供的新线索可能把这个时间提前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人比马可波罗早1500年就开始跟中国接触、交流。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3日报道,考古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秦始皇帝陵墓里兵马俑可能从古希腊获得灵感;古希腊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抵达秦国,培训了当地工匠。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资深考古学家李秀珍说,“有证据表明,早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前,中国跟西方就有密切接触。”

  另有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新疆发现的欧洲人线粒体DNA遗传密码表明,欧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国西部地区定居、繁衍。

  报道称,中国陕西临潼农民1974年在秦始皇陵以东不到一英里处打井时发现了8000个兵马俑,那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真人大小的塑像,在技术和风格上都跟之前只有20厘米高的粗制塑像相去甚远。

  李秀珍用外来影响解释这种差距。她说,“我们认为,秦兵马俑、杂技陶俑和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铜像灵感来自古希腊雕塑和艺术。”

  维也纳大学的尼克尔教授认为,秦始皇陵墓中新发现的马戏杂耍陶俑可以支持这个理论。他认为,古希腊雕塑艺术流入中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后的一个世纪,他甚至推想希腊雕塑家在秦始皇时期指导中国工匠制作兵马俑。

  另外,最新研究发现,秦始皇陵墓比原先估计的大得多,是埃及帝王谷的200倍。新出土的文物包括据信属于秦始皇长子的颅骨,里面嵌着一根弩箭,还有人称是秦始皇后宫嫔妃的支离破碎的遗骸。

http://www.dxsbao.com/art/136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文物古迹为何总被拆毁?
  近期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并集中曝光了四起典型的法人违法破坏文物案件,引起强烈关注。这些被毁的文物,有的是红色革命遗址,有的甚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 …
日本人怎样阅读鲁迅? 视其为“国民作家”
  今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整整80周年。他的声音,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回响不绝。最重视鲁迅遗产的,除了中国,当属日本——不仅翻译和研究果实累累,鲁迅作品还被编入中学教材得到广泛阅读,鲁迅留学 …
官员谈“读书无用论”: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位、给人启发的书。而不是像少数领导干部那样,沉迷于风水方术、炒股秘笈,或者是官场要诀这类庸俗的书籍  关于读书,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 …
文学诺奖得主达里奥-福逝世 一生创作戏剧50多部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就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这一天,还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据外媒报道,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大利戏剧家达里奥·福逝世,享年90岁。他一生创作戏剧50多部,其中最为中国观众 …
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一位音乐家?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3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音乐人。其实早在这之前, …
叶锦添:只要你足够疯就可以找回一个时代
  叶锦添创造的人偶Lili永远十六七岁。坐在椅子上,朋克范儿的Lili代表现在;她的视线前方,穿着丝状长裙,有些梦幻的Lili,是Lili的未来。(叶锦添工作室供图 图)  “我先送Lili回家。”叶锦添对南方周末记 …
韩寒新片《乘风破浪》讲小镇青年奇遇
韩寒在微博发布的工作照片。  “实在对不起《三重门》和《天空制造》,不过这不算跳票,这是插票。”近日,作家韩寒在个人社交平台公布消息,由其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已进入拍摄阶段。有传言邓超和彭于晏会 …
鲍勃-迪伦都看什么书?
美国作家兼歌手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著有《罪与罚》、《白 …
诺贝尔文学奖能引发质疑根本原因在这
  昨天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否让您大跌眼镜?桂冠属于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好吧,歌与诗密不可分,他也是一位诗人。与诺奖有关的另一消息则不是喜讯——1997年获奖者、著名戏剧家达里奥·福去世。  诺贝尔文 …
鲍勃-迪伦凭歌词折桂诺贝尔文学奖引争议
  在知乎网站“如何评价鲍勃·迪伦的唱功”问题下,一个网友在2014年时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时间证明了这位网友的判断——北京时间昨晚7时,这位75岁的美国著名民谣、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