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教科书出版也该告别审美1.0时代了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建文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几个台湾的大学生,有感于中小学教科书审美品位的缺失,在吐槽之余,组建了一个“美感细胞团队”,发起美感教育计划,全面改造小学教科书。经他们重新编排版面、绘制插画改造之后的教科书,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教科书的容貌,已经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孩子们拿到改造后的教科书,惊呼连连:“这太酷了!”“这是国语课本耶!”

  由此笔者想到了我们自己的中小学教科书。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起始年级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开始使用新版教科书。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当笔者拿到期待已久的某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迫不及待翻开时,第一眼就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平心而论,从内容上看,新版教科书比旧版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但从审美的角度看,其编排设计远不如原来使用的另一版本旧教材——尽管原教材的审美品位也乏善可陈。手里这本教材的审美品位,简直可以说是粗鄙简陋,令人不忍卒读!失望之余,笔者又看了看其他学科,最后发现,尽管不同学科不同版本水平参差不齐,但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教科书都缺乏基本的审美品位。

  教科书是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最重要的读物,其对学生的影响与其他图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整个出版行业都极其重视图书装帧设计和品牌塑造的当下,我们的教科书在审美维度却还停留在这样低级的仅仅满足于内容供给的阶段,确实令人遗憾。

  中国历史上早就意识到美育的重要,孔夫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就蕴含美育,100多年前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举”也在强调审美教化;我们也意识到迄今为止,美育仍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因此这些年从党和国家的层面,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就有多份重要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落实中央决定,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语境之下,粗鄙简陋的教科书何以还大行其道?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一是我们的教科书制作出版缺乏专业精神。教科书编写者负责的是文本,即给师生提供什么样的教与学的内容。内容如何,此处不论。当教科书编写者提供出内容文本以后,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师生,需要编辑出版者以专业的出版精神虔敬以事。我们今天呼唤的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在教科书出版上,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工匠精神。可现实情况是,在教科书出版上,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精神,他们像宗白华先生所说的“常人”看待文艺作品:只关注内容,不在乎形式。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教科书出版仍兀自停留在古老的1.0时代!

  二是我们的学校美育观存在问题。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常常潜意识里就把美育窄化为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当我们在谈论学校美育工作时,往往也是限于谈论艺术学科的工作。在艺术学科之外,学校美育还能做些什么,常常被人们忽略。所以,即便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要求“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要“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我们最多也只是意识到要在学校环境建设上下些功夫,而忽略了教科书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资源。

  其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绝不仅仅是加强艺术学科的课程开设和教学实施,而应该是涵盖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实践的系统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全部教育实践都应当建立教育活动的“第三标准”——即“善”的标准(教育目的)、“真”的标准(教育规律)之外的美的标准(审美原则),让审美、立美的教育在全部教育生活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让审美标准成为所有教育实践的基本标准与常识。

  按照这一观点,我们整个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都应该进行适度的审美改造。教科书作为师生重要的审美对象,应该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大美无言而教化万方,人的审美体验决定审美水平。一本本格调高雅、富有美感的教科书浸润濡染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审美素养一定会得到有益的提升。

  回到本文开头的台湾那群年轻人那里。他们说:“给我们一本课本,我们给孩子一座美术馆。”他们靠着一股热情,付诸行动,让美感教育有了新方法,提供了教科书改变的可能。美育改进,的确应始于更美的教科书。有关部门应该从中深受启发,并也付诸行动,努力给孩子们提供一本更美的教科书。

  如何改变?说来也简单。我国有严格的教科书审查机制,但目前的审查,主要关注的是内容的对与错,而淡化了形式的美与丑。因此,我们未来的教科书审查,在内容审查的同时,也请专业人士进行审美审查。如此,改变必然发生。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执行校长)

http://www.dxsbao.com/art/136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话语表达
  作者: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高天民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全国文艺界掀起了学习习主席讲话、反思文艺现状的热潮。可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恰当其 …
当下中国文艺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林侠  中国文艺应当体现出与世人共冷暖、同休戚的人类关怀:不仅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风貌,追溯历史传统,关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而且 …
少儿版《白蛇传》惹争议 网友:过早成人化不好
  主创回应:我们是为少儿架一道通向经典的桥梁  本报讯(记者王慧纯 长沙专电)日前一部少儿版《白蛇传》在网上爆红,从场景到音乐都“神还原”《新白娘子传奇》,网友怀旧之余既惊且喜:怎么这么专业?记者 …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西安启动 首演获赞
  中国经济网西安10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16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在西安启动,自16日到19日期间,来自中央直属院团、全国多个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入围的84件优秀作品将同台进行终极PK,最后评 …
大学教授:培养国学大师何必非挤私塾“窄道”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私塾。这些私塾多以学习传统文化、弥补甚至代替体制内教育为招牌,吸引了大批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现行教育不满的家长送小孩就读。但这些私塾实际运行却不尽如人意,正如一位家长所总 …
龙应台眼中的鲍勃迪伦:卧底诗人
2012年7月22日,鲍勃·迪伦在法国卡赖普卢盖表演。(新华社 法新 图)  2011年去了他在香港的演唱会。很奇特,台上很冷,台下很热。迪伦演唱会的特点是他不太理会他的观众,不说话、不沟通、零互动,就是自个儿 …
斯皮尔伯格:我的严肃电影源于童年的恐惧和思考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间谍之桥》的头一天,看到马克·里朗斯亲切可人,“他一微笑,我们全都微笑”,当即决定让马克来演圆梦巨人。(剧组供图 图)  提到《辛德勒名单》,哪怕用“成功”这个字眼都让我不舒服 …
赵雅芝:只因妈妈一句话成了港姐 感谢白素贞让观众记住我
《戏说乾隆》剧照《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在丈夫和儿子身边,赵雅芝总是眉眼弯弯。“我好像从没感觉结婚那么久了,就是觉得他(黄锦燊)是我很爱的人、一个男朋友。就算到现在,如果他为我做了一些事情,我还是 …
达里奥-福:一个20世纪的理想主义者
  2016年10月13日,199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达里奥·福(Dario Fo)逝世,享年90岁。  【一种怀念】  作为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达里奥·福无疑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他 …
《圆梦巨人》是对小朋友讲的睡前故事
  斯皮尔伯格一度是好莱坞大片的代表,也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几位美国导演。《圆梦巨人》与《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并不在一个量级上,甚至完全不是一个类型。有人不免要抛出老斯堕落了的哗众偏见。但是,整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