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赵丽亚:苏绣情缘

来源:龙新周刊 作者:杨烁

绣像中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笑容灿烂,白皙的脸颊呈现出微微的淡粉色,她头顶一黑色礼帽,上面装饰的白色羽毛细致入微,千姿百态,黑衣上的勋章、缎带也是相当的精致,垫、绕、穿三种针法的融合,使得勋章、缎带呈现出一种绝妙的立体感。当这样的一幅苏绣人物肖像《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展现在英国皇家海军荣誉上校安德鲁王子面前时,他不禁惊呼绣像的传神,赞叹道“这绣像人物的肤色和女王本人简直一模一样......它太珍贵了。”这幅饱受赞誉的作品,是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送给女王登基60周年的贺礼,也是苏州刺绣高级绣娘赵丽亚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说起赵丽亚和苏绣的缘分,时间就要倒流到1979年了。

1979年,是划时代的一年。在这一年,随着“改革开放”被持续地推进,中国开始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苏州刺绣研究所转型成为苏州市定点的外交开放单位,负责国礼外交。与此同时,苏绣研究所也开始安排考试,希望通过考试招收培养一批新时代绣娘。得知此消息,刚刚高考结束的赵丽亚就报名参加了考试,在结束了语文、数学、素描的层层筛选后,赵丽亚成功在70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00名学员当中的一员。赵丽亚并非出身刺绣世家,家里从来没有人从事过这一行,在进入研究所之前,赵丽亚也没怎么接触过刺绣,只是在妈妈那里,学着绣了一对枕套。因为当时绣女作为一个特殊工种,工资要比其他普通工种要高,加上苏绣研究所离家很近,所以在知道自己成功通过考试后,赵丽亚没有犹豫,就进入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刺绣生涯。

七八十年代,国礼苏绣的蓬勃发展让苏绣研究所在当时风光无限。虽然是研究机构,但当时苏绣研究所还是采用一种学校教学的方式,将100个学生放在一起,安排班主任和具体的教画画和刺绣的老师,分科目地安排课程,相对应地布置课后作业。在当时,因为没有出现专门学习刺绣的学校,研究所只能学习传统的普通学校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上课时,同学们认真学习刺绣,下课时,一群小姑娘们就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瞬时就冲淡了学习刺绣的疲惫。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是门很精细的艺术,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苏绣要学习的针法有上百种,而这种每天反复的大量的练习却并没有让初学的赵丽亚感到厌烦,相反赵丽亚觉得“每天都很快乐”。

因为刺绣主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需要稳扎稳打,赵丽亚她们的学习进程就很慢,一周只学习刺绣绘画,学累了,就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上海参观画展,临摹名画,慢慢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更好地感知画面的前后层次,色彩的冷暖调,以助于刺绣的勾稿。因为研究所是个对外机构,经常有外宾前来参观,所以在空闲之时,赵丽亚就会去自学英语,这样一来,也能够回答一些外宾的问题。这种自由开放的学风,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没有抹杀她对苏绣的探索之心,反而激起了赵丽亚对苏绣的一腔热血。

日复日,年复年,转眼间,赵丽亚已经学习了三年的基本细绣,独立完成了许多作品。细绣是乱针绣的基础,在打实这个根基后,1982年,赵丽亚又从零开始,参加考试,学习乱针绣,成为我国乱针绣传承人任嚖闲大师的关门弟子。从细绣到乱针绣,两种截然相反的风格让赵丽亚有点“放不开”,不管赵丽亚怎么绣,老师就是摇头,说不对不对,这让赵丽亚很是受挫,于是,赵丽亚就用了一个“巧”办法——模仿,模仿老师的,模仿师姐的,模仿能绣出点样子来的,但这样没有自己的想法,终归是不行的。后来,经过慢慢地摸索,不断地练习,细致地观察,赵丽亚终于找到了乱针绣真正的巧——规律。找到了巧,加上反复大量的练习,渐渐的,赵丽亚在乱针绣领域创出了一点名声,她的一些作品被国人甚至是外国人收藏,还有一些作品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友人。

伴随着赵丽亚创出的成绩,1985年,赵丽亚的宝宝出生了。沉浸在当妈妈的喜悦中,赵丽亚每天以小宝宝为中心,忙于各种家务事,刺绣也就暂且被放置一边了。然而刺绣是千变万化的,每一幅刺绣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因此每一次刺绣都是一次新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难度,进入到不同的层面。由于生孩子,加上返家照顾宝宝,赵丽亚的学习进程比别人慢了一大截。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再一次与其他绣女合作时,别人的进度都很快,看到她们的进步,赵丽亚急了,以前的傲人成绩成了过眼云烟,现在的她只是一个跟不上进度的新人,赵丽亚想要放弃了,她想逃,可是又能逃到哪里去?在那段低谷时期,赵丽亚很困惑、迷茫又无助。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老师认真的劝导,比加以耐心的指导,让赵丽亚看到了希望,她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有没有追上来的可能。赵丽亚调整了状态,放平了心态,在研究所虚心学习,向其他绣女请教,反复练习,回到家里,赵丽亚就进入自己的小天地,一遍遍地练习练习再练习,除了大量地反复实践,她还钻研绘画书,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打好刺绣第一步勾稿的基础。慢慢地,赵丽亚跟上来了,又回到了当初那个技艺纯熟的赵丽亚。再后来,研究所也有了专门的幼儿园,这让赵丽亚更加投入地学习刺绣,创制作品。

2012年,表现突出的赵丽亚接到了上级派下来的任务,绣制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人物绣像。“赵丽亚,你这次是,只能冲了,而且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研究所董事长这样对赵丽亚说。接到任务后,赵丽亚就开始着手准备。在绣像时,脸部和手是最难的部分,女王的肤色很白,再加上施了妆,肤色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淡粉色,而当时研究所里没有一种丝线与之相匹配,于是,赵丽亚便对比照片,,一遍遍重新染丝,直至染出合适的丝线。慢工出细活,这样一幅高50厘米、宽40厘米的小小绣像,却花了赵丽亚一年多的时间,每一次绣像,赵丽亚都是照着图片,对比着轮角线,一点一点绣上去。至于颜色的拿捏,全凭借着她自己刺绣的经验与颜色的敏感度,有时候颜色错了,赵丽亚就全部拆掉,重新绣上合适的颜色,就这样绣绣拆拆,拆拆绣绣,成就了一幅绝世佳作。当作品完成后,看着自己亲手绣好的苏绣,赵丽亚陷入了“自我怀疑”,作品好看到,让她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这好像不是她绣得,她绣不出这么好。

除了众人所熟知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赵丽亚的另一幅人物绣像《吴文光》也是苏绣绣像界的佳作。吴文光是我国的古琴泰斗,也是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幅绣像同样也花了赵丽亚1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吴文光在看到这幅作品后,很是喜欢,这也让赵丽亚内心得到了满足,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赵丽亚对自己作品的爱与骄傲,溢于言表,她在这上面,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著名学者郑强曾这样说:“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

苏绣对赵丽亚的影响是深到骨子里去的,“我原来也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女孩,苏绣能够让我静下来坐那么久,把性子都给磨成另一个人了。”在当时,赵丽亚可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也喜欢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每天坐8个小时,对她来说实在是一种束缚。然而一幅好的作品需要耐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绣,经过近40年的磨练,赵丽亚每天坐10小时都不成问题。虽然已经退休在家,可是赵丽亚每天还是在坚持刺绣,坚持创作作品。现在,苏绣可以说是,在赵丽亚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了。学到老活到老,赵丽亚直到现在还在跟吕存大师学习乱针绣,她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提高自己技艺的机会。除了刺绣,赵丽亚还酷爱古琴,经常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弹琴聊天,她自称是退休后开始的老年生活。赵丽亚是61年生,79年开始学习刺绣一直到今天,大约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由苏绣陪她度过的,她和苏绣,相互扶持,伴伴一生。

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于传承者老龄化,想学习,愿意学习的人又不多,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电脑刺绣的兴起,苏绣的传承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对于苏绣的传承,虽然,苏州市政府部门很关心这个问题,还把赵丽亚等一部分高级绣娘评为“姑苏区高技术人才”,但宣传发展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谈苏绣传承还是让赵丽亚她们感觉力不从心,老一辈的人和新生代有很大的代沟,致使苏绣传承呈现出脱节的趋势。同时,苏绣的传承局限还有一个就是在培训体制上,许多苏绣培训机构都是规定好刺绣的素材,让你绣什么就绣什么,很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与当时赵丽亚学习苏绣时的那种自由气氛相差甚远,与大部分现代人所追求的自由背道而驰。

虽然传承现状让人揪心,但苏绣的消费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赵丽亚对此没有那么的忧心忡忡,反而对苏绣的消费市场抱有乐观的态度,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苏绣的运用,比如,在装修中加入苏绣元素,苏绣的消费市场比前两年要好许多。大多数人认为,苏绣就是女孩子学的东西,就需要安静的人学,其实不然,学习苏绣耐心很重要,灵气也很重要,苏绣不是死板、刻板的东西,它更需要变通创新。“我们也在尽自己的能力,能传承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也算是为刺绣事业要奋斗终身了,所以能看到越来越好的发展,也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愿苏绣还能像以前一样,红红火火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art/1456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申家泊支教:爱与成长的奏鸣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申家泊小学度过了一段既漫长又快乐的时光。7月15日,我们满怀憧憬与期待来到申家泊小学,由此开启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时至今日,我从中获得的益处难以言表。……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申家泊小学支教:爱与责任的绽放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申家泊小学度过了漫长而又快乐的时光。7月15日,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我们踏入了申家泊小学的大门,就此开启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时至今日,我收获满满,……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申家泊小学的支教时光:成长与感悟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申家泊小学度过了如此漫长而又快乐的时光。7月15日,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申家泊小学,开启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直至今日,我从中受益良多。在这里,我结识了众……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心得—悟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申家泊小学度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快乐时光。我们在7月15日来到申家泊小学开始我们的支教之旅,直至今日让我受益良多。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有哲理辛勤付出的老师……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雨中支教篇

今天,支教的日子迎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雨。清晨,雨滴敲打着窗户,仿佛在诉说着别样的故事。我带着满心的期待走进教室,孩子们眼中的好奇和兴奋丝毫未被雨水浇灭。上午的课程,我们在雨……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之风雨中的成长

今天是8月4日,我们支教的第21天在晨曦中缓缓拉开帷幕。昨天查看手机天气预报时,得知今天有雨。果不其然,早上洗漱的时候,天空竟下起了太阳雨,那雨滴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雨中感悟

今天,是支教的一段特别时光,天空被雨水笼罩。清晨,雨滴敲打着窗户,仿佛在为新的一天奏响序曲。我带着一丝期待走进教室,孩子们的眼中没有因为雨天而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充满了对知识……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教第见闻:在灿烂阳光下前行

今天,是我们支教的独特的一天,天空湛蓝如宝石,澄澈而高远,金灿灿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洒下来,温暖而明亮。清晨,在简单的洗漱和用餐之后,我们怀揣着满满的期待与热情,脚步轻快地走…… 守护天使赵帝 安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金庸:在报业江湖中“仗剑”天涯
金庸:在报业江湖中“仗剑”天涯文 谢星2018年10月30日,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文悼念送别这位武侠小说界的泰斗,微博网友@第四人称Ricky评价:“是金庸创造了江湖,金庸 …
和平中陨落的天才
“有时候,正是无所念之人,方能成就无人敢想之事。”…
万州悲剧:在伤痛中前行
2018年10月28日10时,重庆市万州区一22路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一私家轿车发生碰撞后,大巴车撞断护栏,坠入江中。事情发出,引发各地持续关注,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背后是对公共道德的考验,在险象丛生中,透 …
诺奖闯出的“黑马”
10月2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因发明光镊技术而独享一半奖金,另一半则由发现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和他的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 …
青岛科技大学“领航”保险责任行实践团启动仪式
10月12日上午9:00,领航保险责任行实践团在二教119举行了大学生保险责任行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队长王以杰主持此次启动仪式。…
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星火”义工志愿者协会“11.27”烈士陵园扫墓纪念活动新闻
缅怀先烈 勿忘初心-----“11 27”歌乐山烈士陵园扫墓纪念活动成功开展发布人:张莉娟为祭奠“11 27”重庆大屠杀,纪念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们,同时也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初心,11月2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报告会
11月14日下午,学院中层管理干部系列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报告会在音乐楼合唱教室举行。…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8226放歌新时代”合唱比赛成功举办
11月8日晚,由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音乐学院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8226;放歌新时代”合唱比赛在凤凰音乐厅举行…
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与信仰对话”青年政治学习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青年政治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8年11月26日晚六点半,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学生会社团部于博文楼242、120教室先后开展了“与信仰 …
不忘初心,西农学子为爱黔行
为了弘扬"关爱老人,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继续实行"爱送幸福院"志愿活动,11月25日林学院志愿小分队来到崔东沟幸福院。 下午队员们和幸福院的管理员阿姨联系好便出发,到达公交车站,公交车迟迟未到,队员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