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人是埃德加-斯诺吗?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马军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

  “中华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是英国人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于1865年创立的国际性基督教(新教)差会组织,带有原教旨主义色彩,旨在向中国人传播上帝福音,“去树立十字架的旗帜”。20世纪30年代,内地会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新教传教团体,活动在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甘肃、江西、江苏、贵州、陕西、山西、山东、四川、云南等省,拥有约300个传教站、1000多名传教士和数万名华人信徒。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前后历经10余省。内地会英文杂志《中国大众》(China's Millions)北美版1934—1936年各期常刊有对双方接触的记载,对全方位研究红军长征史、内地会传教史有都一定的参考价值。

  1934年10月初,中华内地会驻贵州的5名传教士及2个孩子,因被误认是间谍而遭红六军团扣留。他们是瑞士人薄复礼(Rudolf Alfred Bosshardt)夫妇,新西兰人成邦庆(Arnolis Hayman)夫妇及两个孩子,和加拿大人林荣贞 (Grace Emblen)小姐。已婚妇女和孩子当场获释。一星期后,林荣贞小姐获得自由。成邦庆牧师和薄复礼牧师则继续随行红军。
贵州省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 东方IC 资料
贵州省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 东方IC 资料

  内地会贵州负责人、澳大利亚人罗宾逊(J. H. M. Robinson)在《中国大众》1935年4月号上撰文概述1934年的教务时,谈及了此事:

  在旧州度过周末的薄复礼夫妇,拟于10月1日星期一返家,途中走了20里后遇到红军。红军把他们带到附近的村庄,那里有大部队。在那里,他们待了一夜。10月2日天亮前,他们又被带回旧州,安置在一家旅馆里。稍后,成邦庆夫妇也被带来。10月3日,红军继续行军,带走了林荣贞小姐、成邦庆牧师和薄复礼牧师。

  林荣贞小姐因为跟不上行军队伍,在10月9日被红军释放了。她历经了艰难。头几天,他们被雨水淋得湿透,只能听之任之。一次,她突然跌入悬崖,幸好树丛救了她,否则将落入数百英尺的深谷,摔得粉碎。她的神经已经麻木,仅能惊叫和昏厥而已。林荣贞获释后,她和一个教内仆人找到了一处农舍,一些红军伤员很快也被带来,林荣贞小姐帮助他们疗伤。当仆人出去打听所处的位置时,一些土匪来了,劫走了他们所剩无几的物品。最后,林荣贞到达了石阡,和天主教徒待在一起。后来,恩布仑小姐又经独山到了海滨。

  自从成邦庆牧师和薄复礼牧师被带走后,几个月里,我们一直在为他们和红军作祈祷。从我们教友那里转来几封信,里面说,他们现在很好,受到了善待。最后一封信来自湖南,时间是12月7日。

  林荣贞在获释后,撰文回忆了她随行红六军团长征8天的艰难经历,刊于《中国大众》1935年 1月号,她这样写道:

  在我被扣的日子里,确确实实地验证了上帝的万能。我们几乎没有东西可吃,却被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虽然红军给我提供了一辆“滑杆”,但前半段路还是得自己走。天下着雨,没有机会拧干衣服,更不用说换衣服了。不久,我的长袜破了,薄复礼先生将他藏着的一双给了我。星期六晚上,我提着灯笼走了大约25里。那天,我共走了50里路,可能还要多一些。当凌晨1时左右到达目的地时,我已精疲力竭,甚至无力脱下自己的鞋子。

  天明时分,我们再次上路。累得几乎寸步难行,我请求休息。一位红军干部就此吩咐警卫,让我在行路时多骑马。然而眼下,我们必须走下一段非常陡峭的山坡,我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眼泪和痛楚。我们到达了一个傍河的村庄,此时枪声响起,前头的部队开始后撤。于是,我们又开始翻越一座高山。

  翻山之前,我乞求上帝赐予特殊的力量,我的祈祷生效了!脚不再疼了,只有患风湿的髋部不时折磨着我。我请求休息时,警卫表示同意,而且显得很和善。恩聆和另一个苦力一直在我的身边,尽可能帮助我。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恩聆给了我一只鸡蛋,那是我当天早餐后吃到的唯一食物。

  我们提着灯笼,在山上继续跋涉了很长一段路,事实上,那里根本就没有路。途中,我曾经栽进一处灌木丛中,摔下5—6英尺。幸亏有灌木阻挡,否则我也许会滚下几百英尺,跌入湍急的溪涧。确实是上帝拯救了我,现在我的生命显得倍加珍贵。我比任何时候都渴求能够活着,以此赞美、颂扬上帝。

  我们走了很久,没遇见任何居舍,只得睡在山坡上。虽不适宜,但也别无选择。当然,我们没什么吃的。

  星期一,我们又在行程中了。大约下午3点左右,我们在一片竹林中伐竹前进。其间,趁煮饭的时候,休息了一会儿。每人吃了半碗饭,然后继续向前。我从未翻过象那天这么高的山,也从未走过那天这么窄的路。夜幕降临,我们仍在行进,已整整走了一天,我好几次昏倒在山路上。黑暗之中,大约又走了10里,我再也走不动了,瘫到在草丛中。那里,没有食物,也没有被盖。

  星期二白天,我们再次上路,朝山脚走去。途中,歇了一会儿。又大约走了3里后,我们看到了一间屋子和一些稻田自从星期天以来我是首次见到这样的景象。恩聆听到一位干部对我前面的警卫说道:

  “这个洋人走不动了,放了她。”

  当恩聆告诉我时,我简直无法相信,尽管主在星期一曾经说过:“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

  就这样,我从星期一起被释放了……

  加拿大人林荣贞的这些文字,是迄今所见的西方亲历者关于红军长征最早的报道和记载,文章发表于1935年1月,就在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召开的前后。以往认为“第一人”是斯诺或薄复礼,均属错误。

  顺便一提的是,另两个外国人成邦庆和薄复礼在随行红六军团长征413天和560天后也分别获释。《中国大众》1936年4月号刊发了成邦庆的回忆文章《遭扣押的400天》。文章发表之时,长征尚未结束。成邦庆于1971年去世。2003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安琳教授(Anne-Marie Brady)在澳大利亚发现了成邦庆留下的许多原稿,整理后于2010年在美国出版,书名是A Foreign Missionary on the Long March: The Memoirs of Arnolis Hayman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该书于2016年初由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了中译本,即《一个外国传教士俘虏的长征:成邦庆回忆录》,刘家峰、刘莉译。

  薄复礼获释后,在西方先后出版了两部回忆录,两书内容基本一致,重点谈及了自己的“长征”见闻。它们分别是1936年的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和1973年的 The Guiding hand: Captivity and Answered Prayer in China,两书均有中文节译本,前者是:R. A. 勃沙特著,严强、席伟译《红军长征密闻:神灵之手》(《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1990年版);R. A. 勃沙特著,严强、席伟译《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长征亲历记》(济南:黄河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后者是:薄复礼著,张国琦译《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自述》(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昆仑出版社2006年9月第2版)。

http://www.dxsbao.com/art/14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辅…… 荆煜轩 陈珂 吕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典范起航 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举办“典范起航,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荆煜轩 刘玺诺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

为帮助考研学子顺利攻克复试难关,成功迈入研究生新阶段,3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作为主讲人,学院部分202…… 荆煜轩 王雯萱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领航拓前路 青年奋进铸辉煌——“青鸟计划”实践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架桥梁,青年起新航——“青鸟计划”实践感悟

新岁启新程,青春正当时。“青鸟计划”架起了一座学子与家乡的桥梁,让归巢的青鸟们在家乡的沃土上一展身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这个冬天,传媒学…… 姜雨涵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流域实践调研纪实

为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路径,发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色,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月17日至22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黄河新韵”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等……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职海领航凭众力 学途逐梦绘鸿篇”主题讲座活动

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强化就业优势,进一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助举措,12月18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楼11楼演播厅举办了“职海领航凭众力,学途逐梦绘鸿篇”就业规划讲座活动…… 荆煜轩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资德润心 助学扬志”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传媒技术学院于2024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奏响了充满爱与希望的……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湖南师大实习队:长郡双语课堂上的精彩绽放

2025年4月27日上午,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教室里,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成员戴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授课。戴颖此次授课内容为“6…

最新发布

中国艺术品拍卖数量下滑15.42% 中国书画最受追捧
  今年春季拍卖会上,中国艺术品拍卖数量下滑15 42%;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24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2 3%。在上拍量和成交额均缩减的状况下,成交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 …
金庸状告“此间的少年” 索赔520万元
  起诉作家江南侵权索赔520万元  广州日报讯 (记者章程)著名作家金庸日前将内地作家江南以及三家公司告上了公堂,理由是四被告侵犯其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要求赔偿500万元经济损失,并赔偿20万元维权费用 …
余秋雨解析中华文化“长寿的秘密”
  中新网台州10月26日电(李姝徵)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绵延不断、有古有新。年满70岁的余秋雨26日在台州解析中华文化“长寿的秘密”。  当日,余秋雨做客刚泰集团创业廿周年暨首届文化论坛。这 …
114年前鲁迅照片公布:鲁迅还是一个“暖男”
  10月19日,是鲁迅去世80周年。自五十年代以来,鲁迅被深深地烙印在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然而关于鲁迅的影像,留存的却不多。  日前,迄今为止最全的鲁迅生平照片在南京展出,共有127张照片,最早的 …
美国歌星鲍比维病逝 曾唱《爱你在心口难开》
  本报讯 曾是青少年偶像歌手的鲍比维10月24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病逝,享年73岁。鲍比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5年,他的儿子表示他因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疾病去世。  鲍比维1943年出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他曾跟巴布狄 …
江苏淮安“不可移动文物”遭拆除 当地多部门被诉
  本报记者 余瀛波  为打造一个“总理童年仿古街区”的商业项目,而拆除原本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古老民居,如此荒诞离奇的事情,貌似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可如今,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
李安的技术探索必将载入影史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片场执导。   编者按: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于11月11日在内地上映,与北美同步。但早在 "120帧 4K 3D "规格一公布,就备受业界与媒体关注。除了格式和题材, …
“范冰冰遭劝离”事件与学术尊严无关
  整个事件很可能就是高校、活动承办公司和主创三方面的沟通出现问题引起的误会,某一个环节出了差池,在名人效应和媒体的渲染之后便能轻易成为社会话题。众说纷纭中,最让人疑惑的,是包括高校师生在内反对“ …
唱“非遗”是否该“排外”?
  本报讯(记者 崔巍)中央电视台原创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以明星接力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流行元素相融合,在每期节目中,明星都会与民间文化传承人组队,共同进行艺术作品创编,并现场竞演 …
“无视”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底气何来?
  对于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鲍勃·迪伦无疑是一位相当特殊的获奖者,因为他的本业是一位民谣歌手,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作家。因此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刚刚宣布,就引来各界人士惊讶目光。相映成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