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在日常沟通中,7%的信息通过语音传播,38%的信息通过声音传播,55%的信息由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传播。语言可以撒谎,但身体不会撒谎。即使你巧舌如簧,你的身体也会表达出你的真实想法。同样,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微表情来“透视”他人的内心。换句话说,个性分析和情绪解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是先看穿他人,还是先被人看穿,决定了谁能掌握主动权、引导整场心理战。
美国著名性格分析师、职业指导师哈里•巴尔肯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撰写了《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一书。他在书中指出:一个人的任何情感表现——欢喜、快乐、悲哀、愤怒、忧郁、恐惧等情绪,都会传到肌肉、血液等身体组成部分,从而引发一系列外在表现;当你多次重复同一种情绪时,留在身体上的“印痕”也就越深刻,久而久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印痕”就成了内心的“显示器”。例如,喜欢皱眉的人眉间距离会比较窄,经常怒目而视的人眼珠会比较突出,笑口常开的人脸上的肌肉比较发达,等等。简单地说,人类的情感与身体是紧密相连的,情感的波动会牵动身体的变化,而身体的变化反过来又会深化情感的定型,科学的个性分析法正是建立在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关联性之上的。巴尔肯的个性分析法迅速得到认可与推广,作品被译介至欧美各国,他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阅人术之神”。
在《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的引言中,作者指出,静态的表情(如体型、肤色、骨骼等)和动态的表情(面部表情、声音、手脚的动作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微表情”就是指身体各部分的细微表现。这一定义打破了人们习惯性地把“微表情”理解为“细微的面部表情”的局限,以更全面的视角重新解析人类最细微的身体语言信号。不过,作者也坦言,微表情是相当隐秘和短暂的,它常常掩藏在其他表情之下,而且稍纵即逝,最短能持续0.04 秒,大约只有10% 的人能够捕捉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方面需要掌握每一种微表情背后的思维真相,一方面必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洞察力,以便在“看人”的时候对号入座,抢占先机。
看人,对象是“人”,关键在于“看”。作为父母和教师,如何发掘孩子的潜能,正确引导孩子发挥潜能?作为领导,如何发现下属的特点并积极引导,使其转化为工作效率?作为下属,如何洞悉上司的心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谈判者,如何探知对手的心理,走进敌人的大脑?作为经营者,如何看破消费者的内心,把消费欲望变成营业收入?只有先看对人,才能用对人,并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因此可以说,在风起云涌的现代社会,读心识人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
地质学家看一块岩石,就能讲出一个生动的地球故事;植物学家看一株花草,就能写出一篇有趣的植物志;天文学家用100 英尺长的望远镜与分光镜观测距离地球上百万光年的星球,然后通过计算其大小、速度、构造、化学成分等,就能完成一部科学论著。看人和观察一块岩石、一株花草、一颗星球一样,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检验。《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以专业、严谨的心理学为基石,援引进化论、生物学、医学的研究成果,从人的形体特征、面部表情、身体反应、声音变化等方面,分条缕析,为正处于竞争漩涡中的年轻人提供了几十种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识人术。
在著本书时,哈里•巴尔肯已经至少为一万六千人提供过专业的个性分析和职业指导,但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帮助了多少人找到人生位置、实现人生价值,而是毫无保留地把几十年的阅人心得公诸于世,指导人们靠自己去获得成功和幸福。
http://www.dxsbao.com/art/1499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