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虹膜”电影公众号联合主办的北大博雅讲坛邀请到了CCTV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资深策划人赛人,进行了题为《发现电影的美与好——如何做一名职业的观众》的分享会。身为资深影评人的赛人最近出版了《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赛人表示这本书并非专业的电影评论,反而更像是自己的电影笔记,是一种记录。作为影评人,赛人期望越来越多的观影者能够成为职业观众。那么究竟何为职业观众?和职业影评人有何区别?做一名职业观众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赛人在活动上结合自身的观影经验,对上述问题依次进行了解答。
职业观众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首先赛人对“职业观众”这个词给出了定义。赛人认为职业观众跟影迷不同,跟随机的观影者也不一样。职业观众会有一个态度、一个标准,甚至是一个选择。也就是说,职业观众是在用一定的标准和价值来衡量电影。电影审美有其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由个人的学养或者知识结构等多方面来决定的。因此,看电影也有其方法。其实不只是电影,任何一门艺术,包括文学、音乐等等,都有欣赏的门槛和方法,而不是盲目地观看。因此赛人谈到的职业观众,包括一些电影学的教授、学者、影评人和电影从业人员。他们经过了一套训练,并且在不断的积累中得到了更多关于电影的知识。普通观众如果想成为职业观众,就需要和前者一样,去积累,去训练。
赛人认为电影和人是一样的,好的电影和好的人一样,并非可以简单地一眼看穿。赛人在这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2004年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另一个是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讲的都是小孩子的故事。即使是很小的孩子,只有两岁、三岁或是五岁,通过这两部电影能够发现,小孩也是很复杂的,很微妙的,很琢磨不透的,不是“简单”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的,大人就更是如此。赛人觉得像这样的电影,就可以被认为是好的电影,因为他们能够体现一种复杂性。在给出了关于何为“职业观众”的定义之后,赛人就如何成为一名职业观众提出了四点建议,或者说需要避免的四种常见的误区。
首先是不要害怕剧透。赛人说:“我们在网上,比如豆瓣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言论,一说起电影就有人说你不要跟我讲剧情。尤其是那种特别有悬念的、最后的包袱特别漂亮的电影,这就是典型的被故事牵着走。很多人都说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故事,我也很早就听人说过,好莱坞电影,第一是讲故事,第二是讲故事,第三是讲故事。我们看好莱坞电影,它是讲故事的,但它并不是把故事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其实故事性并不强。《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或者是《变形金刚》,我们仔细看这些电影,它的故事性强吗?复杂、曲折吗?它的故事是不是立体?其实都谈不上。并不是说好莱坞就不讲故事,只是说它给大家提供的首先还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另外两种东西,一个是普世价值,也就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生存欲望;一个是它能提供某种奇观。奇观有很多种,一个星球爆炸了是奇观,一男一女站在桥头也是奇观。所以说故事对于好莱坞电影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的。”
赛人觉得日本电影是最喜欢讲故事的,但日本电影并不是世界电影的主流,原因可能正是因为它太会讲故事,太爱讲故事了。赛人说我们要避免一种误区,即觉得中国电影不行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剧本不好。相反的,赛人觉得讲故事并不难,全世界的人都在讲故事,讲了几千年,从壁画到音乐到戏剧到小说再到电影。中国电影不好的问题不仅仅是故事,还有技术差、演员演技差,所有的这些再配上一个烂俗而无生气的故事,就成就了一部观众口中的“烂片”。
因此,赛人认为一名职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应该不怕剧透。如果一部电影仅仅是因为某个反转才成立的话,这个电影则不看也罢。看电影要看整体,就像看人一样。对于电影中的故事,其实要看是谁在讲,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讲是不一样的。大家要学会看电影不只是看故事,而是看电影的节奏。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要看的是这些,故事并不重要。很多电影被翻拍过很多遍,但我们会选出最好的版本,只要是这个版本,大家都会觉得是最好的。比如《战争与和平》,最好的肯定是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自编、自导、自演的那版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巨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成本是难以计算的。故事我们其实早就熟悉了,但大家还是去看,看了一遍又一遍,而看的肯定不只是故事本身。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版电影《战争与和平》
不要有童心,不要太孩子气
赛人认为职业观众的第二点,是看电影不要有童心,不要有孩子气。
赛人再次提到《幼儿园》和《看上去很美》,他认为这两部电影告诉我们儿时更有可能是一个可怕的时期,因为儿时的人是自私的,只为自己着想的。因此他不喜欢“不忘初心”这样的表达,“我的初心是什么,是想把这个同学打倒,是冰箱里的雪糕我都要吃光。我的初心都是很自私的,我长大了以后才变得无私,才知道钱要大家一起花,请客的时候要抢着买单。现在我的初心变了,长大了,那个初心我要它干嘛,早扔掉早好,”赛人说。因此初心是混沌的,赛人觉得比起不忘初心,认清归路更重要。归路只有一个,就是死亡。当人有了这样的觉悟,人生就会变得更通透、更明亮。
在观影上,赛人坚持一个人如果太孩子气,其实会拒绝很多东西。他以切身的观影经验来说明:“我小时候只看一种电影,就是打仗的电影,其他的电影一概不看。为什么不看?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两个电影,一部叫《好事多磨》,一部叫《爱情与遗产》,一看是谈恋爱的题材我就拒绝,因为我那时候还没有发育,对男女之事没有任何兴趣,所以对它讲的这些东西也不感兴趣。当我长大以后,忘记了自己的初心,那个曾经说永远不要跟女孩子牵手的我,开始整天想着怎么牵女孩子的手。这时你长大了,你看那类电影才有感受。”
赛人谈到让自己印象十分深刻的一部和童年相关的电影:是苏联著名导演罗兰·贝科夫执导的《丑八怪》(又名《稻草人》)。电影讲的是一个女孩到外公家去生活,并在当地的学校读书。她是一个特别善良、美好的女孩。班主任说这学期如果每个同学都没有犯错误的话,会自己掏钱组织他们到莫斯科旅行。大家都非常开心,不久有些学生逃课去看电影,被老师知道后取消了旅行计划。学生们开始查谁是出卖大家的内奸,这个女孩就替一个真正的告密者顶了罪,于是学生们对这个女孩进行了极其残忍的伤害。从中我们看不到童年的丝毫美好,但却是非常真实的,就像是我们很多人在童年时经历过的一样。赛人回忆曾有人跟他说过,长大以后比十五岁以前好太多了,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他了,再也不会有人随意给他起外号了。因此赛人认为人就应该越活越好,怀念童年的人可能现在很糟糕,这种生活态度是不积极的。
影片的末尾,在女孩受尽欺凌后,学生们知晓了真相,并表达了深切的歉疚和对她的原谅,但就在这个时候女孩选择了离开。她觉得即使你们今天原谅了我,那你们以后呢,这个事情发生了就难以更改。这就是她的同学们的可耻、可悲、可怜的初心,一种非常恐怖,不只让我们的心紧一紧,更让我们的心惊一惊的东西。德国的大师级导演法斯宾德曾说过,这部电影是他看过的关于儿童的电影中最真实的一部,他说这部电影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童年。电影的最后一段很有意思,镜头里是一帮“坏”孩子送一个好孩子离开,其实也暗含着这帮“坏”孩子努力跟自己告别。但是他们告别不了,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又戴上,摘下来又戴上,便含蓄地表现出一种永远无法抹去的束缚。赛人强烈地推荐这部电影,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学会无所畏惧、轻松自如地跟童年告别。人生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真理也从来不是朴素的,童年是必须要告别的,这是成为一名职业观众的重要前提。《丑八怪》
不要急于追求共鸣
成为职业观众的第三点,是不要急着去跟电影共鸣,不要急着去跟电影交换。
赛人从台湾导演林书宇的电影《星空》说起。电影里有一段徐娇和刘若英在饭馆里跳舞的戏。林书宇是一个影迷,特别热爱电影,这段跳舞的戏,实际上是在向法国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法外之徒》致敬,其中有一段三个主人公(两男一女)在饭馆中跳舞的场面极其经典。《法外之徒》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讲的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古怪的爱情故事。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一些导演特别爱拍两男一女的情事,而三个人又正好是同时出现。无论是对于一个女人还是爱她的两个男人而言,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这种观念在中国是完全无法被接受的,我们在经济上很开放,但在精神生活上其实极其保守。
两部电影的跳舞片段有两个区别,形式上,一个是两个人在跳舞,一个是三个人在跳舞,这个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星空》中的情感是直接的、明确的,音乐一进入刘若英就哭了,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在忧伤,我很痛苦,我很焦虑,我的婚姻遇到的危机,也就是说非常不含蓄。再看戈达尔的处理,《法外之徒》的片段好在什么地方呢?它没有一种明确的情绪,你说不清楚是忧伤还是幸福,是共享还是独享。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共享的情景,一个女孩跟一个男孩再加入一个男孩跳舞是共享,最后女孩一个人跳舞是独享。共享也罢,独享也罢,这个女孩子忧伤吗?烦恼吗?彷徨吗?这些都看不出来。唯一能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处的,一个女孩可以同时跟两个男孩拥有心灵或肉体上的渐进的、亲密的行为。很明显,戈达尔的这个段落要比林书宇更空灵、更缥缈,他走得更远,他告诉我们,即使两个男孩都向女孩求爱,不管她是一个一个地拒绝或是一个一个地接受,这段群舞或是独舞她都会跳下去。这个女孩是一个在生活中没有重点的人,一个“去中心化”的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戈达尔想要表述的女性形象。
这就涉及到赛人要说的第三点,《法外之徒》中的这种情感、态度跟常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会发生冲突的。很多人看电影是希望受到感动的,即“我”能不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这个电影是不是在讲“我”的故事,因为“我”被打动了,所以“我”喜欢这个故事并产生共鸣。遗憾的是,这种个体与电影的关系,仅仅是一种交换关系,并不能让自己的审美上一个台阶。
看电影是要看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更敞开的世界,如果只求共鸣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只能是封闭的。观众只是被自己感动,而不是被电影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感动,所以说共鸣这个东西要少一点。假如所有的电影只是遵从普通观众的心理需求、审美需求,电影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布列松这样的电影大师,也不会看到《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因为当年我们看无声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很感动了,已经找到我们的心声了。但电影人不满足,他要发明声音,声音出来以后还不满足,他又发明了颜色,然后发明了3D,等等。如果电影只是为了满足大家聊聊天,表达一些“张家长李家短”之类的诉求,只是诉说各自的消化不良的感动、忧伤,那么电影工业早就完蛋了。正是因为电影创作者、电影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满足大众的表层愿望,才使得电影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想成为一名职业观众,就得克服自己的小感动、小忧伤,超越追求共鸣的层面。《法外之徒》
不要自欺欺人
成为职业观众的最后一点,是看电影的时候不要自欺欺人。
赛人和大家分享了一次关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的观影经验。他说:“这部电影的时长是三个小时,有一次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这部片子我去看了。放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要换胶片,于是电影停下来,让大家休息一下。在开场前的半小时里,观众陆陆续续进入影院,几乎到了满座的程度。可是等中场休息的时候,无数的观众冲出影院。他们以为这部电影结束了,太高兴了,终于不用再忍受这个枯燥、漫长的电影了。其实电影还没有结束,只有真正看懂了电影的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电影还早得很,主题还没有抒发,但那些人已经受不了了。看完电影后打开微博或是微信,发现有好多人在中场后便发表高论,说电影的结尾太牛逼了。其实那不是结尾。”
通过这个故事赛人想传达的是对于看电影这件事,还有比之前讲过的三点更重要的,那就是不要自欺欺人。看电影千万不要骗自己,没有感动就是没有感动,看不懂就是看不懂,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赛人曾经跟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策展人沙丹开玩笑说,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片子的人大部分都是自欺欺人,当一名文艺青年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干什么事情都要源自内心,不源自内心怎么看电影?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对自我的忠实就是快乐之源。如果总是自欺欺人的话,你永远不会拥有一个真正的看世界的方法,也不会拥有一个真正的看电影的方法。
http://www.dxsbao.com/art/15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