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主演乔·阿尔文。
大量关于片中新技术的评论,往往陷入单一的个人感受——“让我不能入戏”“新技术让表演生硬”等等,这些观后感也许表明部分观众未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但这些言论其实未落实在电影本身的品质上。
文/张硕文
从未有一部作品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一样给李安带来这么多争议,当年的禁忌之作《色,戒》只在剧情上遭到一些意识形态的批评,《中场战事》却让那些刁钻的影评人和观众找到了把柄,质疑李安讲故事的能力。
如今看完这部电影,再翻看媒体和网友的讨论,才明白为什么他会是华语区最声名鼎盛的导演。他是一位作者,他精雕细琢,他钻研文本。上述原因之外,或许更重要的是,谈论李安太容易了。
浅显,但绝非媚俗
《中场战事》虽有高精尖的拍摄技术加持,普通观众难究其肌理,画面上的优胜却一目了然。尽管李安从纵向深挖了很多东西,但对观众来说,他们很容易就把影片的主题归纳为“反战”或“男孩的成长”。这些答案可能都不正确,因为李安在110分钟的电影里留下了足够多的细节让人谈论。他从来都是精于此道的作者。
因为入口浅显,这让李安新片引起的回响遍布各个层面,十分杂糅,最后甚至变成鸡同鸭讲,只剩杂音,没有对话。“反战”和“成长”皆不是主题,或者说,在这里战争与成长完全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话题,既不是在讲青春期与荷尔蒙,也不是在用“珍惜生命,和平至上”的口号来做简单的二分法。这些理解比较一厢情愿,试图从西方视角的单薄面来判断,殊不知李安的长处是用东方人的细腻表达西方人文题材,他绝对不是非此即彼那么单纯。
这种“浅入口”,绝非目前大部分华语电影的媚俗手段,不是刻意捏造的各种巧合,煽情和狗血。因此,宣传方不得不以李安父子同拍一部电影,或者120fps技术多么叹为观止来做文章。因为此“浅”非彼“浅”,华语电影此前的各种“忧伤”“青春”“此生不变”,通通都不在李安的眼睛里。
李安新片讲述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役中战斗时,击败一名敌人的镜头刚好被人捕捉到,19岁的他回美国后便成为受捧的英雄;在荣耀和光辉围绕着他时,比利同时也渐渐地察觉到现实和战争的背后并不是如此简单。(维基)
新技术虽然生疏,但表演仍然可观
应该这样讲,李安在《中场战事》着重描绘了不同的社群缩影,当男主角不停转换在各个场景时,导演的镜头对准了他的一切细微反应。由这一层出发,120fps技术其实相当合理。因为这种技术深切捕捉了演员的每一个细致的微表情,让他们的皮肤纹理也可以演戏;还大大优化了同一场景内,人与人、人与景的立体关系。他们的远近和距离变得极为逼真。
所以,李安的技术是用得出师有名,并不是任何新、难、贵的技术他都照单全收,而是这种技术真的会帮助他仔细铺排每一个场景对人物心理的捕捉。不久之后,这种新技术也许便会大放异彩。
新技术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量关于片中新技术的评论,往往陷入单一的个人感受——“让我不能入戏”“新技术让表演生硬”等等,这些观后感也许表明部分观众未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但这些言论其实未落实在电影本身的品质上。
李安用了大量观点镜头,使镜头和演员视角合一,这些主观镜头的确为演员的表演节奏带来很大困难。新技术带来的是一种摆拍般的氛围,那些被放大的表情,被放大的动作,也难以说明李安的尝试成功了。因为这些动作之间的停顿,仍然有些许的不自然。
新技术有时带来了一种摆拍般的氛围。
演员们互动的方式用新技术拍摄后带来的问题,与低劣剧本和拙劣演技完成的电影,显然不可相提并论。李安把对白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已经梳理得很充分,这是他一贯的优点,对白和处境的真实可信,从来不会在李安电影里缺席。只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细细琢磨新技术与演员表演的磨合,电影里留下太多冲撞式的痕迹也就不足为奇了。相较之下,男主角Joe Alwyn面对新的拍摄技术时,依然可以不动声色地做出各种微妙表情,表演最为可观。
电影不断描绘的各种社群缩影,尤其以德州为背景,加上全美最关注的橄榄球赛事,在特朗普获选的当下,玩味非常。关于战争正义与否,李安完全没有着墨于此。电影中的林恩看似有战后创伤的嫌疑,李安也没有深入凸显他有多么不正常,只是描述了很多紧张和臆想,用以在不同的场景之间切换、叙述。
《中场战事》的士兵来自共和党票仓德克萨斯州,图中背景是德州州旗孤星旗。
李安的东方人格,才是理解其新片的关键
整部电影的文本,当然也被大家所热议,尤其是李安对于父权的描绘。“父亲”“两位队长”“球队老板”这些电影形象都可谓林恩的“父”之形象。林恩的内在世界,实在没有要挑战权威,如果说有的话,大概他反驳球队老板的那一场戏,已经是极致。与其说是父权,不如说李安复刻了一种最生动的美国铁板形象。站在抱着陈旧价值观、利欲熏心又自私的人群之中,林恩和他的队友几乎都曾被他们和这个世界的秩序所遗弃,但是当他们的行为符合了本土的虚伪需求,又得以被这世界接纳。
李安的镜头下,观众可清晰见到,这样的接纳是机械的,是服从某种既定纲领的。回归本土的“英雄们”地位并不高,还要在各种场面上虚与委蛇。在这里,李安的东方人格就格外显眼了。
西方人或许并不认为自己在社交场合的举动属于“面子问题”,至少李安发掘了这样的情境,经由这一部电影,可以见到所有在美国的人都戴着面具,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发自内心,倒像是一种被洗脑之后的条件反射。即便是林恩的姐姐,抱着负罪感希望让林恩从前线回家,也没有去了解林恩的需要,她仅仅是有一点反对战争的信念,并做出一些反战的举动。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片中饰演林恩的姐姐。
对林恩有好感的啦啦队长,是一个外表热情火辣,实则被基督教教条绑死的女孩。她对林恩的一切冲动,恐怕也源自爱国情绪和基督教义的单调认知,当林恩说也许要和她一起逃开的时候,她马上用眼神和语气开始怀疑林恩的价值,宁愿和他维系一种远程又虚无的关系。
这一种格格不入,或许就是解读《中场战事》的关键。然而一切太明显了,导演的企图心经过高清拍摄之后在大银幕上一览无余,所有的隐而不发都呼之欲出。我们甚至不必分析这部电影想要讨论什么,因为李安就差把这些文本写在演员脸上了,相信观众的某种失望可能也来自这一种可预测性。这一部电影里所有人物的转变和言行都可以预料,毫不意外。这些银幕上的戏剧性,合情合理,又淡而无味。
《中场战事》剧照。
可这样的故事给别人再讲一遍也不会更好看了,李安的调度和安排依然高明。当李安在几段内心戏的关键位让男主角的表情戛然而止时,那样的自知之明,依然是如今大部分华语电影无法企及的天花板。
http://www.dxsbao.com/art/15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