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飞机第一个抵达尼泊尔接回本国国民。对此事件,网友们纷纷点赞。随后,央视新闻发表了《网友点赞的背后,是对祖国强大的信心和赞许》一文,阐述了事件的经过。
这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其实只是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的,众多和“点赞”有关的正能量新闻中的其中一篇。在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点赞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高频词。
正能量宣传的新方式
作家蔡永康曾说过:“为什么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我们只有评论和点赞的权利,而不能‘踩’?因为人性就是如此,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只接受赞美,谁也不想辛辛苦苦地P出一张自拍还要被踩。”
“点赞”一词,对于当下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的“点赞”,人们口头上表达认可与赞同的“点赞”,以及作为众多新闻报道高频词出现的“点赞”——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点赞”大潮中的一员,助推着其潮涌式发展。
实际上,点赞起初只是社交媒体的一种创新功能——用户按下一个按钮,就能方便快捷地对某项内容表达赞美之情,“点赞”源于2007年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建立的一个名叫“Friendfeed”的社交媒体网站。这一功能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标配的基础功能。而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点赞”一词还多了一个属性,那就是网络语言。人们在网络中用“点赞”来表达一种认可和鼓励的情感,在当下社会,“点赞”是一种社交功能,也是一种表达欣赏、信任、共鸣、同理心等意愿的行为和语言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点赞”的大潮不但没有退去的迹象,反而愈发汹涌。
2018年7月22日,新华社发表的《生死时刻,女大学生跪地救人!网友点赞“人美心善”》一文中,记者通过讲述事情的经过,结合网友们“点赞”的态度,赞美了女大学生丁慧心地善良的高贵品质,同时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价值观。该文章在发表之后迅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人们纷纷就此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丁慧而点赞,支持发掘社会的正能量。
如今,“点赞”二字在媒体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的一种新方式。在很多的正面宣传报道中,媒体利用“点赞”二字来表明对报道主题的认可与支持,不仅使得报道更加容易吸引公众的目光,同时也增加了报道的趣味性和接近性,突出该正面报道的主题。
当下社会背景下,人们活在一个被点赞包围的世界,“点赞”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化也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如今,“点赞”作为正能量宣传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为了媒体进行价值导向的一把好“枪”。
媒体的“导向枪”
2016年11月,在第17个记者节到来之际,结合媒体进行正能量传播的时代背景,国家对于媒体记者提出了“弘扬主旋律,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2018年2月3日,新浪微博热搜榜经整改后重新上线。在此次整改中,微博热搜榜单中新增的置顶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而这个置顶热搜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正能量的话题和新闻事件。
近两年来,各大媒体通过议程设置以网站首页、专栏、专刊、专题等方式将其进行集纳整合,并通过暖新闻暖闻”等字样,对其进行强调和突出。如《人民日报》的“点赞中国”专栏,《中国青年报》创办的《暖闻周刊》,凤凰网、搜狐网、腾讯新闻等网络媒体相继推出的暖新闻网页专题及“一周正能量“主题等。《为好人点赞!》《五一,点赞劳动者!》《点赞新时代,为祖国而骄傲》——类似的正能量新闻报道越来越多。
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认知很大程度上会受媒体制创造出来的拟态环境的影响,而媒体是传播新闻舆论的主体,有着十分重大的责任。
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大众的认知度、辨识力、判断力都显得不足。或许在某个摇摆不定的瞬间,他们就会被某一新闻、某一言论所定格和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下,公众和社会就十分需要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另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曾提出,情感与归属需求是人类社会生活第三层次需求。而大众的情感需求与情感期待,刚好可以在社会正能量中得到实现与满足。中国历来都注重人文情怀,充满大爱与正能量的“暖新闻”等正是当今的文明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因此,媒体通过正能量叙事来报道新闻,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如今,媒体普遍运用正能量叙事的手法来进行新闻报道,传播价值导向,正是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目的性作用的体现。
“我们的心灵需要温暖的滋养,需要正能量的支撑,需要积极、阳光、感动的滋润。”这是《中国青年报》主编曹林在《暖闻周刊》暖评的开篇词中提到的一句话。媒体利用正能量新闻来对公众进行价值导向,可以让大众看到这个社会更多的真善美,让大众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
喜恶之争,何去何从
山西农民报社总编辑米厚民撰写的《暖新闻,正能量,小人物,接地气》一文中提到:“新闻应该是暖色调的,温暖的,阳光的,网络戾气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色调,正能量才是引导社会前行的动力源。”在当下社会,正能量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有着必要的存在价值。
从大部分正能量新闻的看内容来看,它与主打暴力、冲突、凶杀、灾难等易让人产生心里不适和愤怒情绪的新闻不同,它主要是突出真善美“的行为品质,往往能给人带来暖心的阅读体验。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经常被人们所赞美和推崇的品质,也正是大部分正能量新闻的报道主题。社会需要正能量,公众对于正能量的需求也使得正能量新闻报道获得了好评和众多点赞。
近年来,正能量文化蓬勃发展,以“点赞”为主题的正能量新闻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关于正能量新闻的议论声中,除了表达支持与喜爱的,也有一些声音对此表示反对,甚至是厌恶。
正能量新闻本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一种产物,是媒体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发挥其新闻舆论作用的一种方式,其本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应该是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今,很多媒体都设立了专门的栏目报道正能量新闻,但少数媒体在设置栏目、刊播转载、报道新闻的时候,更像是为设栏目而设栏目,为报道而报道,有的报道刻意拔高主人公,有的为追求“高大上”而小题大做,有的则把新闻“毒鸡汤化”。这些报道通常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暖新闻的内容和报道质量,忽略了挖掘温暖背后的深层事实,从而引起了公众对此类正能量新闻的反感。
2013年3月26日,深圳一位名叫文芳的女孩火了,原因是她跪地喂残疾乞丐的场景感动了无数网友,被称作“深圳最美女孩”,众多媒体赋予此事件以正能量的标签而大量传播。后经证实,这位“最美女孩”的所作所为其实纯粹是某商业展的摆拍,是商家精心策划的一次炒作。而媒体在此事件的报道中,就没有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盲目跟风,导致新闻严重失实。这些失去了新闻本质却依旧戴着“正能量”高帽的新闻报道,对于正能量新闻的传播效果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2015年9月10日,在华西都市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女子受伤倒地,警队“都教授”为她撑伞获点赞》的报道中,主人公的事迹令人敬佩,可记者却将“辅警“冠以“都教授“的称谓,利用爆点来吸引大众的关注,从而引发了争议。在正能量新闻中,类似的标题党现象并不少见,这样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不但让很多人打消了为其“点赞”的念头,甚至还让很多人很反感此类的新闻。
媒体所报道的正能量新闻过多,且选材内容趋同,甚至出现“毒鸡汤化”,也是让受众对正能量新闻感到厌烦的原因。过度的正能量报道,会让正能量新闻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公众产生阅读疲劳。有些“毒鸡汤化”的正能量报道甚至传播的是不实信息,完全违背新闻的本质的同时,还使得正能量新闻失去新闻价值,只剩下“鸡汤”的空壳,让公众把正能量新闻与“毒鸡汤”相提并论,对正能量新闻产生误解。
媒体利用“点赞”来报道正能量新闻,其实是实现价值导向作用的一种新方式。身处争议的漩涡,媒体如何才能把价值导向的“枪”拿稳、打准,把正能量宣传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对于这个问题,传媒各界还需要继续在前进中不断探索答案。
http://www.dxsbao.com/art/1568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