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智云)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总和成几何倍数增加的今天,知识内容的选择无疑是各级教学都关注的重点。但知识的传授应该并且只能是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不能成为目的,否则教育的功利取向与应试取向便无可避免。我们教育所有的目标,最终所指向的只能是人的精神的培养,即健全人格的养成。
同时,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储备人才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因而就教育的前瞻性而言,教育理应培养学生的可能性,既对学生潜能的全面发掘而不是只局限于外在的塑型。于此角度观察当代乡村的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数区域还停留在传统模式而亟须自解之法。当物质基础与生产关系都已悄然发生转变的今天,试想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够满足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以及文化振兴?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单纯的乡愁与悲观预设的乡村发展走向?而古典的回归,是突破现代樊笼的第一步,一如当初文艺复兴对欧洲建立现代社会的意义。
总说三十而立,但想何以立?如果将所“立”之点看作纵横两线的交点,那么纵线就是历史之所是,而横线便是当下之所是。个体理清自我所以存在的历史与当下,便是找准了存世的基点,才有可能有后面的不惑、知天命等境界。借用冯天瑜先生的话语,“元典”的不朽性与超越性是基于对基本问题所阐释的基本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元典的思考指向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又提出一种哲理式的回答而非实证性的结论不断的启迪后来者。古典教育正是借助于这样的经典书籍帮助学生把握本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特色而理清历史之所是,从而对自己所处时代有着深入的理解从而有能力去张扬时代精神。古典教育以经典为桥梁搭建了历史与当下沟通的渠道,从而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双向思考自身的存在,找到立世的思想根基,最终无畏的面对未来。
古典教育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的教育,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真实的育人取向,它所培养的是一个“善人”,一个能够理清自我存世意义与价值的人。并且,就我个人观点而言,不脱离现实最基本的意义就是不脱离对人的关怀,无论何种现实与人类而言,都只会因人的存在才可能具备人文意义。
http://www.dxsbao.com/art/195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