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乡村小课堂,放飞童年梦
(通讯员 杨家向)“老师,你们以后还会来吗?”“老师,你们要走了,可以把联系方式留下来吗?”带着乡村孩子的不舍和热情,7月12日,广东医科大学“红土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踏上归途,结束了为期几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客路村是湛江市客路镇的一个贫困乡村,由于交通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客路村经济发展状况较为滞后,因为要忙于农业生产,父母夙兴夜寐,对孩子们的学习教育无暇以顾。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土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积极向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来到客路村开展支教活动,筑梦微课堂,放飞孩子童年梦想。
微课堂—无声手语,感谢有你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来跟着老师的手一起做动作,首先将右手放在胸前代表‘我’,慢慢地向右侧打开表示‘来自偶然’”。
“来,看着我,将你的双手合拢,放到脸颊边,眼睛慢慢地闭上……”
志愿者发现,乡村里的孩子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热情和惊人的创造力,对外界新事物充满求知欲。“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堡,让他们的天真和顽强茁壮成长。”有一位志愿者说道。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志愿者们精心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案,在课堂上增加了手语课,在增强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图:志愿者正在教小朋友学习歌曲和手语《我和我的祖国》。
“哥哥姐姐,下节课还可以在教我们手语吗?我还想学。”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亲身接触过手语,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下了课都积极主动向志愿者提问,希望多学些。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学习歌曲和手语《我和我的祖国》。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七天的暑期支教志愿者们并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但是看到他们脸上每天都写满了灿烂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队长说道。“红土情”希望几天来志愿者对孩子们的鼓舞和指导如夜晚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让孩子们走出贫困乡村,放飞童年梦想。
http://www.dxsbao.com/art/2212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