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冬天,焦裕禄被派往灾荒严重的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长期困扰百姓的风沙、水涝、盐碱彻底根治。一个干字,使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美好的结果离不开夜以继日的奋斗,他用真心践行了党员义务同时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看了影片最让我感动得是焦裕禄的担当,这样一个地方是许多人不愿意去的,即使在那里的官员也认为地利条件不可改变,而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他面对狂暴的“三害”,看见大街上成群的乞丐和逃亡的饥民,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下定决心根治三害。为了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他不顾被处分的危险到黑市去买,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面对上级的调查和同事的借题发挥,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副手,专员说“我早知道老焦不会掺和这事”,之后他沉静地说“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干的”。一边是代表组织的专员脸沉若水,一边是班子成员的惊讶莫名。这个场面,令所有在场的人们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压力,更令自己的妻子夜不能寐。但他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认可,全县人民一起为他鸣冤,所有的干部聚集在大院里为他们的书记愿意到北京为他请命。当专员明确表示“不管焦裕禄同志受不受处分,他仍旧是你们的县委书记”时,我看到了焦裕禄平静脸庞上闪动的泪光。他勇于担当、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用行动践行了党员的职责。
第二个让我敬佩的就是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他多次深入基层做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治理“三害”的方针,因为真理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基层,焦裕禄深入基层、了解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而那种“车”不是豪华的大车而是破自行车,那种“从”不是浩浩荡荡的人群而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焦裕禄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调查风沙起因;为改善气候环境,他倡导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颗颗泡桐树;为解决夏季水患,他又在洪水季节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升为县委书记后,不顾肝脏经常的胀痛,几乎每日都坚持去治理三害的第一线。后来兰考遇水灾,虽肝病已经到晚期仍坚持抗灾第一线。遇到困境.在困难面前他选择知难而上,工作上他选择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他选择实践出真知。
第三让我动容的是他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在人民面前,他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费,只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的基层干部,身体疼痛时他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忘记了家庭与自己,但换来了兰考人民的爱戴和全国人民的敬仰。
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不顾思考的命令,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他把真心给了人民,他把热爱给了工作,他把责任给了党,他把心给了让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鞠躬尽瘁的工作,夜以继日的劳累,换来了如今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23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