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尊重生活才是品质生活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于吉伟

这个世界很大很辽阔,但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来说,这世界又突然变得很小,我们每天都在追寻着如何过更加有品质的生活。对于品质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穿着普拉达,手提LV,开着宝马四处炫耀是品质生活;有人认为是衣着得体舒服的衣服,手拎设计独特新颖但是非名牌的包包,时而开车,时而乘坐地铁、公交,也许还会偶尔走路,过着简单、舒适、健康、自然的生活是品质生活。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品质生活,其实并不奢侈,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品位;品质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触手可及;品质生活,就在我们的心中,就在我们的生活态度中。

有品质的生活不是追求物质上的昂贵,不是挥金如土,不是奢侈无度,而是尊重内心深处的渴望。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家里人的生日,在自己家中做几道大家爱吃的家乡菜,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一起,花钱不多,吃出了亲情,吃出了爱的味道。休假日,天气晴朗,一家老小,去公园溜溜,赏赏花,看看鱼儿在水中嬉戏,这也令有一番情趣。休闲时,坐下来,一家人听听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作曲家的音乐,或听听诗词歌赋,心情特别舒畅。平淡简单的生活,只要用心去营造,在那看似枯燥无味的沙漠上,也有自已的一片绿洲。

有品质的生活,是尊重生活本身。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决定自己的幸福度。用心体察生活的每一件小事,用心装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再平凡的日子也用优雅的态度去对待,才能活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人生。透过生死,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透过得失,才会明白淡泊的重要。闲暇时蜷缩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沏一杯香茶,窝在床上专心的看两部经典大片,让情感伴随剧情的跌宕而自由释放;在课程工作之余,把自己扔到床上,在床头灯下捧一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感受那种玩闹中的认真,那种动荡中的甜蜜和痛苦中的快乐;节假日远离熟悉的学习生活空间,到陌生的大自然中纵情享受山林的鸟语花香,大海的波浪涛声,这都是一种生活品位,是一种品质生活。

有品质的生活,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品质生活是因长久培养,求好的精神,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不论在那里都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品质生活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这都是品质生活。

有品质的生活,是回到自我。品质生活就是:舒适的衣物用品,简单的房屋装饰,独特的家居饰品,自然的生活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安静宁和的生活态度。有一颗柔软平淡的心,一双聪慧的眼睛;两只勤劳的双手,勤于走动的腿脚,就会编织出美好的生活品质。品质生活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品质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用真实的自己,真诚的心,在有限的能力与条件下,把心诗意画,生活才真正有品质,带点诗意,人才有品味,生活本身就是浪漫之旅!

有篇文章中说:“每个人的一生,陪你最多的还是自己,多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是一种无声修行,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盈。”生活的繁杂,常常使自己迷失了自我,好像生在这世上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如此使生活变得碌碌无为。人的一生自己要看顾好自己的内心需求,要有精彩的精神生活,拥有诗意的灵魂。

生活中陪伴最多的还是自己,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与自己内心对是一种无声的修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盈!生活需要艺术,不会写诗也得活出诗意,这就是品质生活!

尊重生活才能有品质的生活。精致的生活,需用心去精营,去创造,一个小小的仪式,一个小礼物,一个吻…… 就会过出品质生活!

http://www.dxsbao.com/art/296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土建院“晨曦”实践队赴幼儿园宣传肺结核知识
7月4日早上8:00,由土建院同学们组成的西南石油大学“晨曦”实践队来到新都区正因村爱尼尔幼儿园开展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传,从不同的环境、人群着手调研城乡居民对此类传染性疾病的了解程度。据调查表明,小儿机 …
总结归纳经验 规划引领发展--法政学院宣传志愿服务队赴许昌市规划展览馆开展讲解技巧
为及时总结归纳讲解经验,进一步提升讲解水平,7月6日上午9时,法政学院宣传志愿服务队于展馆会议室开展讲解技巧交流活动,以检验志愿者们一周以来的学习成果。在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都各自讲述了自己在这段时间 …
清凉过后的火热
一场大雨,诸热皆消;一场大觉,百疲皆跑。初心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室里的队员们经过昨日的休息,昨日的清凉,容光焕发,精气十足,新的一天拉开序幕。…
西南石油大学土建院“筑梦西柚”实践队开展采访外教活动
7月6日中午12点,由土建院同学们组成的西南石油大学“筑梦西柚”暑期实践队在思学楼CD405室对西南石油大学外教Dr Andre进行了有关成都文化的专题采访。Dr Andre作为志愿者已来到中国两年,他认为成都是一个高度 …
三下乡的后盾——后勤组
心得后勤组 张微今天下午准备睡觉的时候,有一个男学生进了我们宿舍,说要找老师,当时觉得这个同学不怎么礼貌,毕竟这是女生宿舍,不能随便进的。后来我们宿舍有人就出去了,然而当她进来的时候,手里却拿着吃 …
心系扶贫 风雨无阻--赴许昌周边扶贫情况调研队前往禹州市火龙镇宋楼村调研
7月6日,法政学院赴许昌周边扶贫情况调研队成员踏上调研之路,前往禹州市火龙镇宋楼村,进行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调研活动。上午10时,调研小组到达目的地。天气灰蒙蒙的,雨点“嗒嗒”的打在队员们的雨伞上, …
初心
第一天到达基地,结果还挺失望的,不过小伙伴们还蛮不错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为期十天的支教生涯,就以这种矛盾的心情为开始点开始了。学校还蛮大的,环境不错,绿化工作搞得不 …
没有秧歌不叫年,又见秧歌舞起来
起源于600年前的海阳大秧歌,是海阳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每年春节之际,海阳人民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其中海阳大秧歌更是一道味道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人们对 …
在杨柑中成长
2017年7月7日9时,一个从来没有在农村完整地生活过的我,踏上了杨柑中学三下乡的支教活动。在1个多小时路途上,我很期待,我期待着当老师的感受,期待着和我的学生见面,期待着我未来十天的教学能否会得人心;同 …
深入调查玉米地
深入调查玉米地-“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农药使用情况调研队7月7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学,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在长葛市坡胡镇调查采样了玉米的生长情况。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