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棋王》中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樊翰林

(通讯员 樊翰林 申智敏)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于精神的追求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小小棋盘,窥见大千世界,方寸之间,展现精神可贵。《棋王》不只是一本小说,更是知青生活的缩影,展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拉锯战。为了精神追求而放弃物质是不是一个智者的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王一生与倪斌的对比,浅析《棋王》中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小说《棋王》通过讲述一群知青上山下乡的故事,刻画了棋圣王一生痴迷象棋为棋而狂的形象。这群知青生活拮据,条件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会为了生活放弃理想,放弃精神追求,然而王一生没有,在王一生看来,“何以解忧,唯有象棋”,相较于小说中为了生活而痛苦挣扎的其他人,王一生是高贵的,然而他的生活又是痛苦的。

毫无疑问,在王一生看来,精神重于物质。小说开头,在混乱的车厢里,王一生是极其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在别人忙着依依惜别或为未来担忧之时,王一生在到处找人下棋。别人想的是吃喝问题,王一生想的下棋,他不同意别人说的“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由此可见,在王一生看来,衣食是本,但吃的好不好并不重要。精神上的满足在他看来更加有意义。棋王除了下棋之外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吃,但吃是为了填饱肚子,因为他而是经历了饥饿和贫穷,由此可见物欲在其生命中的地位之轻。为了棋,他可以放弃名手转而拜一个捡破烂的老头为师,这更彰显了棋王精神上的可贵之处,为棋而狂,爱棋成痴。他没有报上名参加象棋比赛,又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不愿意在棋上有任何污点,他认为倪斌父亲送给儿子的棋不能被人用来做交易,这更体现了王一生对棋的看重。

而倪斌则不同,在他看来,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精神追求不值一提。倪斌是为物质而屈服的。他来自于世家,资产丰富,倪斌对于棋的态度是“玩”,生活遇到困境,棋随时可以被抛弃。“书记是个文化人,蛮喜欢这些的。棋虽然是家里传下的,可我实在受不了农场这个罪,我只想有个干净的地方住一住,不要每天脏兮兮的。棋不能当饭吃的,用它通一些关节,还是值的。”用棋来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倪斌看来是值得的。

我们当然不能说倪斌是错误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毫无疑问倪斌的做法会使他的生活条件更好。但显然棋王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他更容易获得满足感。精神上的满足更加令人愉悦。“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其中”指的就是衣食,由此可见,作者亦认为人应该要有精神追求,挣扎于物质之中终究过于无趣。

小说中存在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我”。“我”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我”代表的是作者,或者说“我”就是作者。在“我”看来,“我很后悔用油来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意,还用书和电影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表示我对生活的不满足,因为这些在他看来,实在是超出基准线之上的东西,他不会为这些烦闷。”(他指棋王王一生)由此可见,作者对王一生痴迷象棋的精神是热爱甚至敬佩的,与此同时作者亦在呼吁读者寻找自我精神的依托。结尾王一生赢棋之后的反应引人深思:“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眼泪就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妈——’” “人要有点东西”是对精神追求的肯定,可见直到此时王一生才明白精神乐趣的真谛,在这之前虽然他爱棋,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棋对于他的意义。就像作者所说:“我却还似乎耳边人生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火在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真正认识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自然随之而来。山民的乐趣是什么呢?乐趣从哪里来的呢?俗人也有乐趣,每日为生活忙碌的山民活得也很快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样让人开心。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识”字,识到了,才能幸福。

追求精神满足是必要的,但在追求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就像老头儿所说的,“太胜则折,太弱则泻。”不止下棋是这样,做什么事都是这样。 精神与物质自古以来就很难和谐共存,寻找一个契合点实在太难,李太白放弃仕途、杜少府茅屋大庇天下寒士……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不可避免。精神的满足的确令人愉悦,但前提是有条件有心情享受这种愉悦。考虑现实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首要任务,我从来不赞成所谓的为梦想放弃一切,如果你连自己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那么你就没有资格去谈精神高贵。

当然每个人对物质的需求程度不同,棋王的要求是“温饱即可”,所以他痴迷象棋是不容置喙的,而倪斌对物质的要求较高,所以他拿象棋换取更好的条件也无可厚非。只要不妨碍他人,自己又能得到满足,那么何种做法都不为过,这就是我所谓的“度”。

《棋王》表现的是棋王王一生对象棋的痴迷以及他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王一生刻苦钻研棋道的精神的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小说兼有儒家思想精华和中华传统美德,带给了我们一场棋道盛宴,同时作者借此向我们展示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衣食是本,但不囿于物质,追求精神满足,从而获得愉悦。

http://www.dxsbao.com/art/3205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四精神在我心,我辈青年当自强

八月九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青岛市市南区五四广场,《青春》中说到:“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唤醒红色记忆,勿忘先辈光荣

八月八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活动中来到了山东青岛胶莱街道,对胶莱街道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走访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主打的就是充满革命精神和斗争历史的小型……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赓续红色经典,学习先贤之事

八月七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胶东红色文化博物馆,对其创办者马玉宝老师进行采访学习,以求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文化,旨在响应习总书记“做理想远大、信念……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尊敬先辈,铭记历史

青春之声实践团来到青岛市胶州的烈士陵园参观。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守护绿水青山,共促社会发展

八月五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维护国家安全,共筑人民防线

八月四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国家安全方面。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安全的保证,有国才有家,我们应当加强国家……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华夏文化万古传,国家安全重如山

八月三日,青春之声社会实践团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二十大中的文化和国家安全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回首艰辛历史,回望坎坷之路

八月二日,“青春之声”实践团到达山东省青岛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今日要采访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巴黎和会。1918年巴黎和会的谈判失败,导致我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正是这一谈判的…… 于俊汝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春之声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水滴”梦想公益行 浇灌后浪清廉心
为了寻访清廉校友,整理优秀校友事迹,及时填补校史空隙,为本校学子找寻廉洁榜样,8月4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基于校史馆的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模式探析”项目组成员来到苏州市吴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拜访苏州…
青年正兴
(通讯员樊翰林)青年者,国之魂也。《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但青年的意义绝不是年龄层面的停留,更多的是青年于个人的意义,青年成长的背…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师生观看《开学第一课》
2020年9月7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兴禹,校医院毕立祥,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洋,为全校师生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交通学院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这次课程。此次开学第一课围绕抗击疫情,从“透过…
探逆总结。探逆者小队任务圆满完成,这是一篇各个队员的体会。
为期一周的采访结束后,小队对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逆者”小队感触颇深,对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普通却不平凡的英雄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敬佩!“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新…
抗疫中的青春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行动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为了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是如何参与抗疫工作,2020年8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星火继承者”团队刘娟对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线上…
选择权与自由——永远对抗着的矛盾
(通讯员樊翰林)选择权在我看来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制定的合理法则规定下的权利,体现的是人在不完全自由的镣铐中追求最大程度的自由。人类利用合理法则、逻辑、道德与正义构造选择的平等性。举个例子,富人比…
拥有选择权意味着自由?
(通讯员樊翰林)我认为拥有选择权不意味着自由,如果拥有选择权就意味着自由,那么暗含的意思就是选择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自为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但人的选择很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选择是各种前提条件…
情境教学,大胆创编
情境教学,大胆创编(通讯员:彭新周玉荣)9月7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阳海燕老师为17级的本科生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创编课程。2017级的学生即将要去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为了进…
医患关系调查:近年医事纠纷不断,疫情之后医患关系是否改善?
医患关系调查:近年医事纠纷不断,疫情之后医患关系是否改善?中国青年网南京九月七日电(通讯员:王里庚)导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小小工程师实践团在此次疫情期间,深感于医师及医护人员对国民奉献…
单身主义是单身满足状态的极端——背离了爱与生育
(通讯员樊翰林)我们提到单身满足状态是暂时将找寻另一半灵魂的圆满寄托在其他物品上,但单身主义索性放弃了找寻另一半灵魂,即放弃了爱。在单身主义者的眼中,爱情不再是全体人类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