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新高考改革步伐的推进,大家的议论声也是未曾停歇。今天,我想浅析新高考改革的特点及其利弊,目光短浅,尚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改革的总体方向大体一致,呈现以下共同特点:
一、文理不分科。这是尤为显著的一个特点。高考科目“3+3”成为众多省份未来高考新模式的选择。所谓“3+3”模式即必考科目加选考科目,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这一改革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文理分科的弊端,可以让学生实现文理混搭选课,扩大学生选择权的同时促进学生文科和理科思维能力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按照自己对某学科的擅长与爱好程度结合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选考科目,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更多选择,更为以后的人生创造更多方向。
但是,这一举措也存在弊端。浙江省的第一次选考中,物理遭到冷遇,而许多高校专业将物理作为准入条件之一,这引发了热议。对于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可能造成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加上对大学专业选考要求缺乏了解,许多高分学段考生可能被名校拒之门外。因此,新高考之下,高校与中学必须联动,步伐必须一致。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生涯规划教育,让他们在对人生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另外,从数学排列组合来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确实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彰显,但在中国国情下,大多数普通高中面临着老师不够用、教室不够用的问题,走班制的实施难度很大,来自不同行政班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教学管理增加负担,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需要足够完善才能从容迎接新高考。
二、录取模式的改变。原来的录取模式是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新高考则是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具体是指3门统考科目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成绩,最后参考学生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评价结果。
这一举措势必需要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及时、客观记录去反应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有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也使得录取更具科学性。
但是,也有人担忧,评价的操作过程是否公平?由谁来进行考核评定?评定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又是否有弹性?如果是,那么评价就难以保证公平公正。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时间空间,仅仅依赖于教师的单方面,要有成效恐怕很难。首要的突破点在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把复习备考的三年,转化为综合能力和素养培养的三年,需要顶层设计,包括教材、师资、考核体系的综合考量。
另外,关于艺术素养,也有人认为,市场上的兴趣班、特长班学费对于普通家庭和贫困家庭来说并不便宜,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财力支撑,还需要家长的陪护。在偏远地区,家庭大多难以负担得起不说,品质好的培训班也难以找到,家长更是无法督促陪伴学生。此外,还存在学校间的差异,好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配备好,有种类丰富的选修课、兴趣班、社团活动等等,竞赛比赛机会也多,而有些学校连文化课的师资和硬件设施都很紧张,如何参与竞争?从这方面来看,这样似乎不仅未提高公平,还可能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考试时间的变化。高考原来是在6月进行所有科目的统一考试,而新高考则分为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的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六月进行。
四、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外语考试由原来的只能考一次改为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第三、四项举措打破了一考定终生的局面,增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但是“公平公正”仍是关键,必须要解决试卷由谁出、由谁来监督、成绩如何认定等问题,每年的高考出题和监考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出题和相关审核更是漫长而严格的过程,分为两次,是否会存在增量减质的问题,需要严格把关。
五、等级赋分。等级赋分下,高考选考科目成绩不再是简单的卷面分数了,而是根据考试难度和科目性质等因素,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转换为同质性的标准分数,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求和。
等级赋分比较符合统计学规律,对于考生来说是公平的,能够缩小学科难度和试题难度造成的分数差异,让选科制有更公平的保障。但是也忽略了单个学科难度和学生质量,比如物理难度比较大,选考物理的学生大多是大家眼中的“学霸”,等级赋分制规则下,相较于在物理组与学霸们赛跑,在“其他赛道”上似乎更容易拿高分,因此,导致选考物理的人数越来越少。
六、高考录取不分批次。以前高考录取分批次,实行“学校+专业”志愿,按高校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新高考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照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
这一改革,有利于增加学生志愿填报的数量,减少被调剂的可能性,从专业出发,促进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高校也更能招收到符合学科专业特色的考生,加强高校与中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联动。但同时,生源结构多元化给高校人才培养增加了难度,冷门专业可能遭遇生源危机。
综合来看,高考改革是在不断尝试、不断进步的,但是改革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完善,保证改革的总体步调是科学性、公平性,并且要与我国国情和民意相适应。我相信,高考改革的道路虽然注定曲折,但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art/325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