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
这部影片是陪着我家人一起看的,看之前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高考1977》是一部枯燥的历史剧,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它非常的吸引我。它虽不像那些大制作电影那样有宏大华丽的场面,但细节要比那些华丽的场景更能抓住人心,让我感慨万分!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本片从细微入手,围绕黑龙江农场三分厂的插队知青展开。以时代的变迁为大背景,以潘志友和陈琼的爱情为主线,穿插陈甫德对陈琼深沉的父爱,强子、阿三等人之间的友情,还有老迟这一级组织在时代变迁下,对于渴望知识青年从顽固到帮助的过程,语言诙谐幽默,没有脱离生活,真实感人,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诠释出爱情、亲情、友情、和那个时代知青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时代的变迁。
看完整片电影,一个镜头一向萦绕在脑海中不肯散去。这就是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一列赶往未来赶往期望的时代列车。
因为上山下乡的缘故,因为“黑五类”的缘故,他们早早的就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年,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二十年。他们渴望着人生的转机,直到1977年12月10日的那一天,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去读书去!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33年前正是在他的指引下,无数上山下乡的知青走进高考考场,也伸延出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沉重的话题。
赶上高考首班车的考生回忆当时感慨的说:“我要永远感谢高考。当时我还是一个面朝黄土的农民工,我幸运的赶上了这个时期。在我看来,1977年恢复高考,远远不只是高等教育某种形式的转变,它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它是对教育秩序拨乱反正,对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重建,高考制度体现了起码的公平。它更深远的价值在于,以一种严谨规范的制度形式和手段,确保了人才选拔的可信度,并为我国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从机制上提供了坚强保证。
同时影片中的父爱也让我很感动。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虽然女儿已经有了自己适应的生活,并且伤害了他。但是还是令我感触很深。
影片结束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高考的时候,想起了那些为高考而努力准备的日子,还有那些忙于在宿舍和教学楼之间奔走的身影,已经是快三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大家都为了一个确定的目标——高考而一直朝前看朝前走,大家相互竞争,但又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着这样一路走来,看那个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减少。现在回头看,仍是记忆犹新,虽然是辛苦的,但值得,不管后来的结果怎么样。我们现在的环境比当时好了很多很多,但,心境或多或少是有些相似的,都是在为了圆自己一个大学梦,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高考而努力。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高考让我们的命运得以改变再次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他们从没畏惧过,跟他们比我们的条件太好了。一心一意学习没有任何干扰,我们要像前辈学习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http://www.dxsbao.com/art/334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