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在城里的年味儿不是很浓,不过我通常是下乡过年的。乡下农村风俗各不相同,比如说别人家的东西都是吃饺子,我们这边是吃圆子,还是菜圆子,就是那种荠菜加肉馅儿的。
我们家是大年三十那天,上午回去的,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明显的与城里不一样的那种年气儿。城里的年是没有包子的,乡下的奶奶婆婆蒸了一笼一笼的包子,竹竿子上挂了一串儿一串儿的香肠,腌制的熏鱼,还有风干的卤鸡和猪耳朵,猪尾巴等等等等。奶奶说,三年自然灾害饥饿的感觉,促使他们年年都会准备。这就是丰收的象征。
除夕回去首先要做的就是贴春联。在农村里比外面多了一个习俗,就是挂红灯笼,两盏大大的红灯笼,用梯子站上去挂在高高的屋檐下,立马就升起了一种过年的感觉。还有铺红地毯。晚上吃完了年夜饭,最等待的就是压岁钱了。恐怕俺红包是世界上小孩子们都期待着的吧。
现在生活好了,奔小康了,因此对于过年吃的那些糖果花生葵花籽水果橘子那些的也不是特别期待了。但那种浓浓的气氛和年味,还有许多人聚在一起的感觉,只有过年才会有。
在乡下过年与在城里过年最大的区别就是感受到了人的气味和人的感觉。所有的人坐在一起热闹起来,这就是年味儿了吧。我们这里的风俗,一个庄子里的人家都说一家人。通常除了长辈,爸爸妈妈带着小孩都要沿着庄子一家一家给老人拜年。小孩们叫一声爷爷奶奶好!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然后老人们便会从屋里慢悠悠、笑呵呵,颤巍巍的递出一把糖果和一条糕,糕寓意是步步高升和层层向上越来越好的意思。几家跑下来,手里就抱了满满的一大堆食品果实,有时候甚至放不下,还要回去拿一个大布袋子。于是在大年初一的马路上便会看到许许多多提着鼓鼓的大红袋子的小孩和女人们,这些川流不息的人们,遇上了总会点个头问个好,说一声恭喜发财。这一年便会平平安安,高高兴兴顺顺利利的过了。
初一以后,从初二一直到初八就是吃吃吃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因为奶奶的兄弟姐妹很多,一共有十个,我们就从这一家一直吃到那一家。一路吃过去,肚子吃饱了,肉也长起来了。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后天他请我们。就这样团团坐了,春节的味道就在和谐的氛围中慢慢升起来了,伴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哦对了,在乡下过年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可以放炮仗呢!多好。
http://www.dxsbao.com/art/3473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