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相传始于旧石器时代,由燧人氏创造发明,他们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而灶台,就是在那个时代应运而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灶台就是厨房的全部。砖垒成方体,前边留空作为烟囱,后面留口作为添柴用的灶眼,上方留出一个大的圆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锅,锅里煮饭,锅下添柴,分工合作,共同做成一顿美味的饭菜。
与灶台不可分割的就是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人民对于灶神的美好期冀。每逢灶神节,家家户户都会买来又甜又黏的糖果,希望能够黏住灶神爷的嘴巴,使灶神爷上天的时候能够多说好话,使人们能够期待来年的美好生活。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一带供张奎、高兰英。各地由于水土不同也就导致所供奉的灶神爷形象的不同。但人们对于祭拜灶神爷的初衷却有颇多相似点。
随着人们对于烹饪的需要,灶台也演变出了多种类型。比如老虎灶,江浙一带的人们可能更加熟悉一点,它有别于于自家做饭的土灶,而是个供应热水的地方。老虎灶单靠泡水,利润单薄,一般腾挪得开地方的老虎灶总会设几张桌子,权为茶室。老茶客们把着一把紫砂壶,在霭霭的雾气之中,闲话家常。茶室里有早间弥漫的水汽氤氲,有市井街巷的谈笑风生,作为一项风雅的娱乐活动于大街小巷。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老虎灶渐渐式微。许是江浙仍有,却也不多了。老虎灶终究是湮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下。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这种慢节奏又危险不环保的形式确实不值得再为推崇,新型的厨房和器具更受欢迎,人们也逐渐在这日新月异中淡忘了灶台的存在。灶台文化作为过去生活的代表,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快节奏生活,慢慢地被人们遗忘。
稻秆燃起时火星四溅的灼热、木头锅盖掀开时带着雾气的菜香、那一份嚼在口中美味不愿咽下的锅巴,成为时常想起的美好记忆。
http://www.dxsbao.com/art/375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