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洛阳人,非常有幸地生活在二里头博物馆附近,我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无到有,直到成型。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其的高度重视,甚至是被世界所关注。
它,依托二里头遗址而建,汇集了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以来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精华。二里头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高地。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翟镇古城快速路北,占地面积246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四个部分。博物馆于2017年6月11日奠基动工建设,李克强总理为此专门发来贺信。我依然记得在我高中时候听到总理发来贺电时的喜悦和自豪,我为我生活在这附近而感到骄傲。就这样,这片土地从原本的一片田地成为了为世人皆知的夏都遗址。当它于2019年10月19日建成开放时,我非常有幸成为它的第一批参观者。
当这座宏伟的建筑矗立在我的面前时,它特有的文化底蕴也扑面而来。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约3800~3500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遗址被誉为最早的中国,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具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我们可想而知。走在周边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发现最早的中国”“最美夏都”之类的标语,这些要么以横幅的形式挂在村口,要么就是刷漆的形式在村民的房墙上。
夏都文化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深入人心的,这也体现了我们对基层百姓的文化宣传力度之大,也更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为促进夏都遗址文化更好地发展,国家方面早已对其周边地区进行规划,意在以博物馆为核心,建造周边基本服务设施。当土路变成水泥路,当两旁的树木逐渐统一,当一盏盏路灯亮起,当小区建设的机器运转时……当附近的村民夜晚在博物馆周围公园散步时,我们看到那座庄严且神秘的它,既感谢因它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会在自己心底发问:“神秘的你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呢?”期待在未来,我们能够不断揭开它的面纱。
http://www.dxsbao.com/art/3924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