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传承了一个千年古国的视觉经验,它积淀着一个悠久文明的文化和观念,它有一种包容不同种族的涵量,它显现出一个大国的气质和荣耀,它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发展历史悠久,据有关记载,至少一万年前,远古中国人就已经懂得遮体。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的服饰各具特色,但也都是对前朝的一定继承和结合本朝社会发展各方面做一些创新,以形成自己朝代特色。这么多的优秀服饰,这么多的文化,我尤爱的是汉朝——汉服。
关于汉朝服饰,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接触的更多一些。随着中国宣传传统文化,不断加强文化自信,汉朝的汉服也在其中脱颖而出。现在在我们的校园里,或者是去一个历史景点,我们总会看见有几个衣着长袖长裙,发饰精致的姑娘。利用当今网络上的一种称赞来说,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一般,美不可言。为何如今年轻人对汉服情有独钟?汉服有什么特殊之处,可以吸引大家呢?今日之汉服是否可与古代汉服相媲美呢?
带着疑问,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习汉服文化。
汉(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初由亭长出身的刘邦,自制的竹皮冠成为皇帝专用冠。西汉中期,朝廷按照儒家学说对服饰进行规范。深衣式的长袍成为朝服,当时规定朝服的颜色要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穿青色,夏天穿赤色,秋天穿黄色,冬天穿皂色,这可是根据四季的主要颜色衣着合适的衣服。可能由于太繁琐,后来简化为上朝时只穿皂色袍了。汉代的深衣多大袖,宽大的袖身袂,和往上收口的袖口祛,组成深衣大袖的胡状。据说是效仿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设计的,也有君子比德的含义,袍里面一般衬单衣,下穿肥裆大裤,大裤内还有小裤。这与当今的汉服有所不同,现今,为了显示女子的瘦小玲珑,多腰身较细,袖口也会有所调整。
我们国家最完整的一套官服制就是从汉代开始的,在官服制里,最重要的就是冠,当然服饰也起一定的作用。冠规定严格,什么样人带什么冠。冠在汉代是区分等级地位的标志之一,古时冠直接罩在发髻上,而汉代则是先以巾帻包头。汉冠与以前的冠,以前的束发,因男子很少理发而常见,男子先带巾,再带冠,更加美观,冠不直接与头发接触,不同的形态很多,大概有16种以上。冕冠、长冠、委帽冠,是汉代皇帝,公侯,卿大夫祭祀戴的。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是上朝觐见戴的。文儒之人带进贤冠,乐舞之人戴方山冠等等,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冠。可以以冠看身份看人的地位高低。在今天,由于大部分的男生都是短头发,所以冠不再束发为主,而是简单的为了配合一身的汉服,男生戴冠,直接就是将两边的绳子系在一起。
与男子的冠一样,汉代的女子,发髻异彩纷呈,在头后挽一个圆髻,叫做同心髻,将长发拢在身后,尾部打个结,称垂云髻,有的髻下,还留着燕尾样的辫髾,或丝带,称分髾髻。神仙髻,迎春髻,凌云髻,望仙髻,参鸾髻等,因汉代信仰神仙,这也就有了仙境意味。湖南出土的文物中,妇人两旁有步摇,随步而动。这也就像我们今天好多的小姑娘会买些发簪和步摇,走起路来摆动,尽显女子姗姗而来姿态。
在古代皇室贵族女子服饰有严格要求,比如,在随同君王,诸侯等祭祀时,要穿画着五彩鸟纹的huiyi,举行养蚕的仪式时,要穿颜色像桑叶一样的鞠服,会见宾客时要穿白色的展衣,居家穿黑色的禅意,而且女服都要上下连体,表示感情专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的汉服的实物,墓主人身上保存着完整的衣服就有十二件,其中有九件曲裾袍。绣花衬衣宽大的袖子几乎拖到地面,而今天我们长穿汉服最多也只是到脚腕,大家步频较快,这也是为了方便的大家行走。其墓主人身边的女佣也穿油彩绣花纹,各式各样的衣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下身形成一种紧身的裙。且用料华贵,多达几十种。出土的一件素纱单衣仅重49克,可见丝质的精细程度。有一种说法古代后宫的娘娘害怕皇上抵挡不了诱惑,就以保重龙体为由,要求宫女都穿上有裆的裤子,并在前后用带勒紧。这也就由原本的曲裾袍变为之举跑。再后来服饰式样变化的自由度更大了。腰身既可以宽松以富贵端庄,也可以尽显女子的婀娜多姿。汉代的舞女的就穿这种的服饰,长袖之巨浪。这说明其服饰特点所蕴含的当时的文化内涵,而在今日,我们有所创新继承,现代戏曲中的水袖,舞蹈中的长袖舞,仍然能显示当时的风采。
今日的汉服也说明,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中国传统服饰,而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当代人们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新时代汉服。
不仅仅是服饰文化,对于中国的其他文化亦是如此,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继承与创新,既满足当今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我相信,未来我们的民族文化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http://www.dxsbao.com/art/3924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