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杏花深处有人家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作者:莓叻妥柠

小县城是最普通的小县城,县城的名字用标准的读法读出来平淡而有些难听,可用方言念起来却有几分呢喃细语的味儿。小县城里有条杏花路,杏花是“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就会走到挂着红十字的小诊所。

诊所里的刘医生,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大夫。

邻里之间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管大病小病都先去刘医生那儿看看。就像是去见见老朋友一样。“走呗,去杏花路。”没有半分犹豫地,他们绕上熟悉的路,走到诊所门口,半只脚还没踩进去呢,就先开口喊上一嗓子,刘医生哟!在不在啊?

诶,在呢!从诊所的深处传出来有些低沉的女声,不悦耳,可略哑的嗓音有着医生特有的安抚人心的力量。药品叮叮当当的碰撞了几下,拭干净了桌面。然后便从配药房里走出来一个女人,有些泛黄的白大褂挂在娇小的身躯上,短发越发的衬托出面庞上岁月的刻痕。她眯着眼笑,喊出来者的名字。

王婶,哪里不舒服啊。边说着,她用手背碰了碰王婶的额头。有点烧,先測个体温,去沙发上坐吧。

她利落地拿出体温计。自己走到那占了小诊所大半面积的药柜面前,思考了一会,从玻璃柜中拿出一盒药,王婶,如果发烧就给你开点药啊。

在小县城的人们的记忆里,刘医生站在巨大的一面中药柜和西药的玻璃柜之间的样子,是最熟悉而且亲切的。还有她弯下腰缓缓将针推进手中的静脉的动作,就像是将生命一点点注射进血液,平平不贵的药,却有着包治百病的奇效。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医生的的嗓子不再清澈,而是现在这样哑哑的。大家都说,是因为操劳过度,为了诊所里络绎不绝的病人,和被谈论的最多的,她那“不争气”的儿子。

医生的孩子是最不愿意做医生的。刘医生的儿子小桥也是如此。为什么母亲总是陪伴在病人身边却没有时间陪他,这个问题困扰了小桥的整个童年。小桥的性子温和,像极了他母亲温柔的样子,却少了刘医生性格里强势的那一面。所以幼时负责抚养他的爷爷待他不公时,他也默默的接受了,而这件事最终被邻里发现,一时间谣言四起,有怪罪爷爷的,更多的人将矛头指向了他的母亲,也就是刘医生。

后来小桥长大了,人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而这十年间,孩子经历了中考,进重点中学,高考,和落榜。每一件都成了七大姑八大姨们饭前广场舞后的谈资。记得高考成绩刚刚出来的那几天,小诊所里,刘医生仍在忙碌地换药,打针,一如既往的忙。门口的木椅子上,却有人们在议论,声音不大却充满整个诊所,伴着吱呀的风扇和满墙的药香,一个字一个字的撞进她的耳中。

“……你们晓得刘医生家的桥伢子高考多少分吗?”受过刘医生救助之恩的人们用夸张的表情,抑扬顿挫的报出,三百分。哟,三百分,连个大专都上不了吧。令人恼怒的啧啧声响起,热闹的边上,刘医生紧缩的眉头藏在额前的发中,丢药瓶的叮当声里分明是带了几分恼怒和担忧,或许还有一点对儿子的愧疚。

医生与母亲,竟也会成为没办法消失的矛盾。

小县城里的日子过得像流水账一样。

杏花路上闲不下来的人们又找到了新话题——又是刘医生。

“听说刘医生的父亲病危了,矽肺,诊所让一个小医生坐了几天呢”

其实人心就是这样,这些侥幸的事情,总是让人忍不住的去一想再想,总是令人后怕。人们总是会在心里假设,如果这次差那么一点点,会有什么后果。

就是这样,刘医生自己也想着这些,不敢再接着想下去。眼前有些发黑。那几十年的诊所坐诊,微薄的收入,她一直坚持着,再怎样也不会提高太多的药价。那药柜前的两尺地,一站就是那么多年,忽略了家人……她守在父亲的病床前,挣扎了很久,还是将老父亲托付给了哥哥,自己继续回到诊所里。

那几天,人们总是会看见,歇息时的刘医生,会站在药柜之间,发着呆。来看病的依旧过来,但没有了聒噪的议论。这样一位诚而善之人,谁又不愿善待她呢?

很多人都知道,刘医生选择留在杏花路,继续做一个小医生,是为了她的儿子,她常年生病的老父亲,还有小县城的人们。身为医者一天,便要一天不忘初心,坚守医德。继续用粗糙的手掌,用苦涩的药香,守望着自己的家和更多的家。

到了中秋节,刘医生的哥哥带着女儿到了小诊所。刘医生喜欢极了这个乖巧的侄女,有时也会不自觉的去和自家儿子对比。小侄女说想学医。

姑姑,高考完我来诊所实习好不好。侄女说。

哦,你想学医?刘医生的语气变了,欣慰和自豪在那双眼睛中流转。学医好啊……她感叹着,目光越过侄女,望向诊所的一墙药柜。听说,家里为了治病,早就花光了积蓄……

她在想什么呢?

或许是过年其乐融融时一通“刘医生可以回诊所吗我家孩子病了”,她就马上离开家往回走的许多年。

或许是自己破碎而无法恢复清澈的声音。

或许是自己因为用力地推注射器而变形的手指。

或许是被自己找关系送进专科的儿子。或许是病榻上的老父亲。

或许是自己宁愿咬牙撑过困难时期也不愿多收的医药费。

她回过神来。对小侄女打趣道,医生可是高危职业啊,医患纠纷啊,药价问题啊。

小侄女马上顶回来,姑姑,这些复杂的事情你不是都过来了吗?

那是因为我要对得起医生一称啊。于是她摸摸侄女的头告诉她,做医生很棒的。

医者的所谓修身啊 ,说到底,就是是坚守医德,以诚为本,不负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而她是小县城的医生,刘医生的守望,深深地藏在十年如一日的杏花路小诊所里。

“只不过,做医生,也很累啊!”

这一年春天,小县城修宽了路,可是房屋仍旧破旧在那里,整齐的排成排。春风温暖地吹拂着花草树木,吹过路和平房,吹过一切相生相克,还报更迭的生命。刘医生的诊所里,门口的药柜飘着药香,守护着杏花路,小县城许多的乡亲,还有她的亲人。

http://www.dxsbao.com/art/4124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的时光,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带来了关爱与陪伴。活动当天,志…… 刘羿男 王君青 王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3.12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3月12日,一场特殊的观影活动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团委青工部与长沙市雨花区怡智家园精心策划、并合作开展,旨在为心智…… 刘羿男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1.2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11月2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在长沙市雨花区怡智家园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童心依旧”志愿活动,众多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为心智障儿童带去了丰富…… 刘羿男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12月5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在长沙市雨花区怡智家园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童心依旧”志愿活动,众多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为心智障儿童带去了…… 刘羿男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为帮助心智障碍儿童走出“就学难、就业难、社会融入难”困境,带动其更多接触社会,更好融入社会,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团委青工部与长沙市雨花区怡智家园于11月14日合…… 刘羿男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回首脱贫攻坚,感受村庄万千变化
2021年8月31日,为了了解村中老人在脱贫攻坚期间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其对脱贫攻坚的看法,鲁豫相约一队的队员张祥东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满家村对村中的老年人进行采访。在此次调研中,张祥东通过与村…
古今考试说
考,即为测;试,则为试题也。然何为考试,测之以题,举才华横溢于考场者,其目的也,为筑国家之栋梁,抱学子鸿鹄之志,表象如此,实则……从古至今,考生最悲催纵横古今,阅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不难寻其规律…
河你一起,探寻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公益服务】印证过去 见证未来 ——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白大石摩崖石窟考察
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时代精神风采的体现,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21世纪文化大融合不断加快,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7月12日,是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考…
回收脱贫攻坚,大学生有这样的体会
8月31日下午,鲁豫相约一队的成员刘金金前往新疆石河子市红光镇132团对本地居民进行了对于脱贫攻坚成果看法的访谈。队员刘金金家乡所在地是生产建设兵团,采取线上访谈的方式,采访的三位在不同地点上大学的学…
【公益服务】感受文化色彩 领悟遗产真谛 ——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白大石摩崖石窟考察
中国石窟寺众多,很多大型石窟寺中,能编上号的窟龛有上百个。很多石窟寺名气很大,每个石窟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一尊尊灵性的石佛,一龛龛永不凋谢的灵魂;造访密密麻麻,匠心意造妙石生花的蜂巢。满山遍野…
三下乡思想感悟
对于三下乡活动,一开始的想法是目前的自己可以对社会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从小接受的教育也一直在告诉我,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回馈社会,于是我报名参加了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
回首脱贫攻坚,老党员这样说
9月02日,为了解家乡的脱贫攻坚情况,鲁豫相约一队队员刘嘉静前往洛阳偃师翟镇北许村采访一名老党员。由于目前在郑州市和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采访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进行。在采访前,刘嘉静对老党员的情…
《薪火相传》 ——蓝田学园赴贵州省遵义湄潭“梦启湄潭”暑期社会实践团实录
2021年8月2日至6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梦启湄潭”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在崇德社区和崇明社区完成了第一周的课程教学。在这一周里,实践队员与湄潭的孩子们之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
机械学子“国情考察小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9月1日,“国情考察小队”成员应学校要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组织一次关于“近期国家政府对于中小学教育改革”这项政策的看法的街头采访。朱宇担任此次采访的主持人,姜山、邹庆乐同学进行活动的拍摄。我们分别…